柜子里的衣服总是叠得齐齐整整,不管谁的,只要她收进来,从衣襟处到袖子,总平平整整地叠好,要是哪里皱了,她会用铁皮壶倒热水给弄平整。
而且除了这些,她回来后就开始翻院子里的地,好好伺候着那些辣椒苗,江盈知不止一遍听她念叨过,“这苗被你种得到眼下还没死,也是它福大命大。”
江盈知只好假装听不见走开,确实是它命大。
到了要入住新屋前,周巧女还去买了五六只能下蛋的母鸡,关在早就编好的鸡笼里。
她一边给鸡笼垫稻草一边说:“等我住进来,好好伺候你们,有你们好吃好喝的时候。”
“多给我下些蛋来,我家好几个孩子呢。”
院子里实在太空,江盈知还和小梅买了株柿子树和桂花树,周巧女伸出手挨个点她们脑袋,“啥天了,种这树,你们两个也不怕它旱死。”
周飞燕在旁边小院里笑,她说:“没事,我会种,到时候多给它们浇点水,这光秃秃的,可不就是有两颗树才好。”
“这新树先入住,等它扎根了,这个家也就更好了。
”
江盈知给她鼓掌,周巧女背过手,“种吧种吧,反正这头一年里结的果也吃不了。”
小梅欢呼一声,这两棵树就在院子正中安家了。
再转过一天,井也打好了。
这口井特别好打,本来就近山里的水源口,所以老师傅也省力,只需要在周围砌一圈砖,然后在旁边安木架,麻绳吊着桶,一转木架那就咕噜噜地往下放绳子,等水灌满,再转那绳子又缠上了,水桶也给拉了上来。
新井的水特别清,有淡淡的甜味,周巧女笑着说:“这水可真好,钱没亏,没白打。”
只是还要警告海娃和秀秀,不许在水井边玩。
水井打好后,隔日就是好日子,择日不如撞日,开始准备迁居。
迁新屋的时候,必须迁祖宗香火,而小梅家那一脉的香火,祖上的有陈大发祭拜,也就只有小梅死去的爹娘了。
反正周巧女给好好安置了,她擦着小梅娘的牌位,让这个苦命的女人先住新房,嘴里还念叨着,“你保佑小梅,有多余的力气呢,也保佑保佑住这个房子的大家。”
她帮忙迁完了香火之后,指挥着小梅和江盈知在原先的竹屋扫地,“你们两个把这地扫干净了,这就得你们来扫,你们做生意的,把这个地扫完的东西搬新屋去,我们管这叫不遗财。”
王三娘在旁边烧火瓮,大热天的烧起来热得要命,她一边往里投木柴,一边跟陈大发说:“来搭把手啊,搬新屋去。”
这是红红火火,不过西塘关不这么说,应该叫哄哄响,意思以后住新房闹哄哄,代表喜庆的意思。
王三娘拍拍自己的手,问周巧女,“昨儿庙里去了没,太平菩萨要先拜的。”
“去了去了,小孩子家家不懂,我还能不知道,祖宗也拜了,灶王爷也祭拜过了,我让小满拜的,”周巧女等着人走出来,关上竹屋的门。
“走吧,去新屋。”
新屋里,大家看江盈知用新灶炒蚕豆,等炒得噼里啪啦响的时候,王三娘就拍手笑,“好了好了,这个家以后会热热闹闹的。”
之后江盈知把煮好的汤圆放到桌上,嘴里说着,“吃点汤圆先,以后团团圆圆。”
“汤圆,团圆,”小梅笑着念了好几遍,海娃说:“我喜欢吃汤圆。”
王三娘逗他,“更喜欢汤圆,还是团圆啊?”
他想了想,嘴里还有汤圆的甜香,很艰难地说:“更喜欢团圆!”
外面陈大发点了炮仗,噼里啪啦向四处炸着,他慌忙跑进来,还假装不在意地说:“这鞭炮响完,以后这家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