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想了想,最后又添了一句「大柳村一切安好,也祝玄知哥哥安好」

沈杳本是想写我一切安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便写了大柳村一切安好。

大柳村里,有她?。

吹干信纸上的墨汁,再?小心折好装进信封里,便起身去了司家,将信交给了司老爷。

信是两个月后才送到?的金陵。

收到?信时,司玄知少有的弯了眉,嘴角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展开信,并不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看到?信的开头写着:玄知哥哥,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司玄知的眉眼,又弯了些。

再?往下细看,写得是村中一些琐事。虽是日常琐事,司玄知读了,心中是暖的。

那?丫头还是如?从前那?般,喜欢同他讲着一些生活中的点滴。他还记得,有一回说到?气愤处,那?丫头的小脸气得一鼓一鼓的,好笑的紧。

信的最后,她?说大柳村一切安好。想来?她?也是安好的,如?此?便好。

一封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书信,司玄知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才小心翼翼的收起,放进墨色的精致锦盒里。

坐回到?书桌前,推开窗户,入眼的是墙角处的一株芭蕉。大柳村的老宅院子里,种的是玉兰花。幼时他教杳杳认字时,除了冬日,杳杳总是让他把?窗户打开,说是玉兰清雅,看着让人心情舒畅。

那?丫头,总是一堆理。

忆起沈杳,司玄知又想到?这几年在金陵,与?他人都不甚相交。他想,他是个念旧的人。思念祖父,思念大柳村,还有那?个天真灿漫的小妹妹,亦是知他懂他的好友。

想到?沈杳,又想到?送信的人还在驿站,司玄知起身出了门,打算买些礼物让人给祖父与?杳杳带回去。

六月的金陵,热气过甚,却阻挡不了世家子弟与?孩子们?的热情。

青石拱桥下,一艏画舫船穿梭而过。舫内的人正吟着赏荷诗。

司玄知记得,大柳村的河里并未种莲藕,倒是隔壁村有好大一片藕塘。有一年杳杳与?村里的孩子们?去那?边玩,因着怕晒,便摘了荷叶反罩在头挡太阳。

回村时她?连家都没回,顶着荷叶就来?寻他。翠绿的荷叶下,粉白的小团子像极了荷中的精灵。

那?时年幼,觉着小丫头古灵精怪的模样好笑的紧,便逗了她?。她?也不与?他置气,将藏在背后的手伸出来?。手里,是几个鲜嫩的莲蓬。

走?下拱桥,便是南街的街市。

街口几个孩童正在追逐嬉闹,也没注意?前方来?了人,一个不小心撞上了司玄知。

发现撞了人,小女孩后退了几步,眼里含了泪,惶恐不安的看着司玄知。

司玄知蹲下来?,轻轻的摸了摸小女孩的头。他突然想,三年不见,杳杳应是长高了不少吧。

也不知再?过三年,那?个年幼时唯一的玩伴,是否还会记得他,再?唤他一声玄知哥哥。

第77章

地里新挖出来的山芋,洗净表皮的泥土,削去坑洞的部分?,保证不带半点泥沙。

因?着没有?碾碎机,只得将山芋切成小块,放进石磨中去磨。

石磨下放置大?木盆,用于接磨碎的山芋渣和山芋汁。

沈老?大?跟沈春生磨着山芋,吴婆子跟几个儿媳妇按照沈杳说的,用清水稀释山芋泥,再用纱布将其过滤。一遍又一遍,直到山芋泥浆洗成了白色,再也挤不出半点汁液。

过滤好的山芋汁置于缸中沉淀。

等一百斤的山芋全部磨好过滤完,太阳也已落了山。

第二日沈杳起了个大?早,脸也来不及洗,便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