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你归来之时,可愿入朝为官?”桑知凝着刘轩,眸中满是赞赏与信任之色,“朝廷需要你这样的官。”
亲见刘轩讶异的双眸缓缓聚起了光,里头有热泪在晃荡,桑知知道,她没有看错人。
翌日早朝。
桑知点出工部与户部尚书,与百官商议了整整一个白日,共颁布了三道圣旨。
其一是颁布公文禁止生人活祭。
其二是更改太学制度,作为桑国最高学府,不应只教授京都的贵族子弟,还需在考核中广纳桑国各地的能人学子,经核查确认家中贫困者,不收取束脩,每年还有赏银。
其三是在各县建造学府,同样不收取穷苦人家的束脩,年考核名次前十,赏银二十两。
十两银子便够普通人家六口正常花用一年,如此一来,真正能读书的孩子便不用退学做工贴补家用。
如今的国库尚算充足。
一是因为近三年来没有大型工事。
二是因为阳徽皇帝留下的后妃都送到庵里去了,桑措即位后还来不及大选,近一年来,后宫的花销是建朝以来最少的。
桑知下令缩减宫中用度,国库支出以兴办学府为先。
以肖复为首的大臣对桑知的决策存有异议:“陛下,桑国自建朝来注重文化民生,得以伫立百年,又何须在此事上大动干戈呢?”
“还不够。”忆起那日之事,桑知心中仍有郁结,“那日朕亲眼所见,庄稼汉从家里抱来闺女活祭,还以为是做了件利国利民的泼天壮举。”
“朕不容许再有许多家中贫困的子民读不了书,识不了礼,信鬼神,信胡诌!”
第五十三章
“幸而昨日是家事而非国事,被一介山村民妇哄骗得连骨肉亲情都如此淡漠,更何谈家国情怀?!为君为臣,当谨记百姓无小事!”
桑知的威严之声在大殿上回荡,肖复心有不甘,却见御史池佑大步走向殿中。
“陛下圣明!臣为桑国得此明君叩谢天恩!”池佑眼中饱含热泪,“臣当以百姓无小事为家训,后世子孙若入朝为官,须时时铭刻在心!”
池佑这一跪,在朝堂上便不再是中立一派,绵延至殿外的百官跪地山呼陛下圣明。
肖复用阴冷的眸光注视着这一切,心中杀意肆起。
下朝后,周烨凝着前方那道正红色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
她能靠自己将池佑收入囊中,伫立于朝堂之上。
从前紧跟在他身后的公主,已然成为他手中抓不住的一束光。
桑知脚步猛地一顿,抓着窦敏的手缓缓软倒下去。
周烨飞奔而至,打横抱起桑知健步如飞:“快传御医!!!”
胡子花白的老御医气喘吁吁赶来,细细诊过脉后,缓缓吐出胸腔中一口浊气:“周相不必着急,陛下此胎已满三月,胎象正且稳,并无大碍。”
“无碍?”周烨面色如碳,“无碍怎会好端端的昏倒?!”
老御医又急又委屈:“周相有所不知,怀娠时眼前发黑昏倒也是害喜反应之一,再加之陛下近日劳心劳神,这症状来得也就急。”
“行了,你先下去吧。”周烨态度有所缓和,凝着桑知的睡颜陷入深思。
桑知再醒来时,眼前俨然是一副修罗场的景象。
周烨与伯允之一左一右坐在外殿。
二人看似惬意的喝着茶水,眼神交汇之际,却是杀气乍现。
宫人屏息静气站在一旁,连大气也不敢喘。
“可有不适?”
“好些了吗?”
异口同声的伯允之与周烨对视一眼,目光中极具敌意。
尴尬的清了清嗓子,桑知抬眸望向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