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3)

杨绣槐原先还在心里犯愁,苏崇菊和苏崇梅是姐妹俩,苏崇菊马上就要嫁到县城去,苏崇梅的亲事变成了老大难。

按理说,苏崇梅的条件不错,嫁个乡间的好后生没问题,可苏崇菊的婚事硬生生把杨绣槐的择婿眼光给拔高了。

她这择婿眼光还是被迫拔高的。

苏崇菊风风光光地嫁去了县城,苏崇梅却留在了乡下,别人肯定会觉得是她偏疼小的,把大闺女给耽搁了。

如今苏崇梅也遇到了自己的机缘造化,杨绣槐求之不得,她叮嘱了苏崇梅几句,要苏崇梅在县城好好学好好做,把眼睛给擦亮,千万不能信了男人的鬼话,如果遇到什么难处,记得一定要同家里人说……老母亲的心这会儿就体现了出来。

杨绣槐千叮咛万嘱咐,苏崇梅原本只是去十里外的县城干活儿,愣是被杨绣槐渲染出了生离死别的惆怅,最后还是张春芽说实话煞了风景,“哎呀,娘,你说这些干啥,酒楼的伙计天天都来咱家收东西,崇梅要是想家了,就搭着马车回来看看呗。”

“从咱这儿去县城近得很,个把时辰就能打个来回,你想崇梅了,直接去县城看,等崇菊嫁到县城,姐妹俩还能互相有个照应。等三郎考上功名,我们和二房也都赚足了钱,咱全家都搬到县城去,到时候全家人都在县城过好日子,多好啊!”

杨绣槐哼了一声,翻白眼道:“全家人都搬去县城后,每天乘着马车回来上山下河挑野菜?说话做事怎么就不动动脑子!咱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家,要是住到县城里去,吃西北风啊!”

第20章 考中秀才

杨绣槐泼凉水的本事,那叫一个炉火纯青,张春芽和李大妮都已经习惯了。

妯娌二人现在看得很开,婆婆那张嘴,怼是怼不过的,而且怼了之后,指不定好运气就又没了,得顺着,况且只要有钱赚,被怼就被怼呗,听得多了也就不觉得心塞了。

要是说被怼几句就有银子赚,指不定有多少人排队上门想挨怼。

张春芽牵强地笑了笑,没同杨绣槐犟。

苏崇梅去县城福满楼学厨艺当帮佣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在家收拾了两天的行囊,苏崇梅就乘着来梧桐庄老苏家收山货与河鲜的马车走了。

苏崇菊在家安心备嫁。

按理说,苏崇文不在家,叶桂枝的日子会不大好过一些,在苏崇文走的时候,叶桂枝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哪能想到后来发生的状况与她预想中大不相同。

婆婆每天都在她眼跟前转悠,时不时问她一句,“带孩子累不?你要是觉得累的话,就回去休息休息,我来给你带孩子。这孩子我都好几天没抱了,不知道她还同我亲不亲?”

婆婆的这种行为已经是反常中的反常,叶桂枝受宠若惊。

她哪能想到,两个妯娌也突然变得和睦起来。

二嫂李大妮就别说了,从某一天突然开窍之后,对她比她亲姐都要亲,整天不是侍弄点这个吃的就是鼓捣点那个吃的,她和孩子都胖了一圈。

大嫂张春芽原先还爱做点儿挑拨的事情,不知道啥时候也突然改变了,争着抢着帮她干活儿,打扫鸡舍喂鸡食这种活儿就别说了,大嫂是直接承包了过去的,连带着衣裳,大嫂张春芽都要帮忙洗,叶桂枝哪能让嫂子帮忙洗衣裳?

被人听见了,还不戳端她的脊梁骨?

叶桂枝吓得把孩子往张春芽怀里一塞,抱着木盆就往河边跑,虽然嫂嫂们变好是件好事,可现在是不是表现得有些忒过分了些?

张春芽看了看怀中的小侄女,咧嘴笑了,“你这娃娃的眉眼生的真好,不像你堂姐,小鼻子小眼睛的,看着就不讨喜。”

蹲在墙根默默玩泥巴的苏鹿娘脸一垮,慢吞吞地站了起来,道:“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