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1 / 2)

几句话就表明立场,又冲杜巧娘道:“他们姐弟的事咱不管,谁也不偏着向着。”

宋腊梅也道打的好,不好好做功课就该打。

失去靠山的青成苦兮兮,预感以后没了好日子过。

很快到逢集日,喜月特意和葛老爹凑在一堆,卖着糕把木铺的事说出来。

葛老爹正愁没有进账,有些心动,但又怕自已做不好。

毕竟隔行如隔山,一个刻木偶,一个雕刻家具,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喜月极力劝说:“落集后你跟我一道去看看,真不成再另说。”

又奉承道:“老爹您手艺好,有天分,木偶都能雕成,木工也一样能成。”

葛老爹颇有些自得:“天分不敢说,心得还是有些的,都是刻木,想来练一练刻的也能像样子。”

这事便说定了,罢集后他随喜月一道回去铺子。

杨应和把珍藏的一块花模子取出来给葛老爹看,上面花鸟栩栩如生,刻的十分精巧。

葛老爹接在手里细看,自叹不如,他就是再练一练也没有这样的雕工。

毕竟年纪摆在这。

若是年轻个二十年,他还有信心拼一拼。

杨应和又领着他去看自已家具上刻的花样,葛老爹倒生出信心:

“三五天都不用,只要我掌握木工用的刻刀,比你应该能强上一些。”

杨应和也不觉得难堪:“我做木活还成,刻花手艺略显粗浅。”

刻花的手艺连他爹杨长山都不如,爹在世时常同他说多练练。

那时他总想着有爹在,谁知他会急病过世呢。

葛老爹想到自已五十多岁还要改行,不免也感叹,若是有早知道,他就早学木工雕刻好了。

第113章 得知内情

杨应和提出以二十文一天的工钱,雇葛老爹做工,若等他以后手艺好些,工钱还能再商量。

壮劳力一天的工钱也不过这个数,整个月算起来比他卖木偶挣的要多些。

葛老爹没作犹豫就应承下来。

他家离镇上十几里路,来回都要花去两个时辰。

杨应和是个好说话的人。允他把木料拿回家里刻,不必日日过来。

连木工用的刻刀都先借他用。

葛老爹原先的工具,只有一部分能适用,并不齐全。

这本该要他自已置办的,考虑置办工具要花不少钱,先借给他用。

葛老爹十分感激,谢话并没有多说,以后用做工来回报。

他深感只有底层人才体谅讨生活不易,会互相帮衬着过日子。

杨家人心善,他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走时他并没有带上工具,杨应和提醒,他笑笑:“家具上的雕刻有些东西我不懂,咱明儿互相教教。”

名为交流技艺,实则想当面做工,让他看看自已不会偷懒。

也让他知道这工钱花的值。

青成笑嘻嘻进院来,凑到喜月身旁:“严夫子今天夸赞我有进步,毛蛋功课做的不好被打手板,我没挨打。”

喜月笑笑没作声,欢儿笑夸他厉害,又道:“你这回也认真些,夫子明日定还夸你。”

青成出去前笑着冲喜月说:“三姐,我会好好做功课。”

喜月这才说道:“等会艾糕做出来给你吃。”

“嘿嘿,爹让我不要总吃铺里的糕,要卖钱呢。”

“这是奖赏你的,你不是得了夫子夸赞。”

“谢谢三姐,三姐你真好。”

欢儿故作吃味:“二姐就不好?”

青成又是嘿嘿一笑:“二姐也好。”

说罢这才去做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