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晚报,2010年5.25期……”
搜索出来的信息很碎片,网络上压根没有临江晚报关于此事的详细报道。
谢云衿胸腔郁结着一口气,不服输似的, 又删了后面的日期,只在搜索栏中输入“临江晚报”这几个字, 很快, 网页又被各种信息塞满了。
她浓眉紧锁,继续看下去的同时嘴里也在轻轻念出声。
“临江晚报创刊于上世纪末, 原属临江电视台, 2009年10月报社由于经营政策等多方面原因脱离电视台,并转企改制,组建正锋文化社,2013年, 电子产业兴起, 纸媒行业萎靡,临江晚报停刊, 正锋文化几度面临倒闭,2014年1月, 正锋文化社总编杨殊宁拉来投资,提出‘不破不立’的口号,要求正锋做出改变, 摒弃老思想, 跟上新时代, 不拘泥于传统新闻,迎合年轻人审美,2014年5月,正锋创办时尚杂志《尚》《谜》,并推出电子刊……”
“临江晚报……2013年停刊……”
谢云衿的目光久久落到这几个字上,与此同时,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五个字:正锋文化社。
她往下翻着词条,可惜都是些无用信息,谢云衿有些气馁,还是继续翻页,翻到第五页时,有个本地论坛的帖子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谢云衿轻狭眼眸点击进去,时间是2010年12月17日。
杨殊宁什么来头?
【入职临江晚报也才3年,27岁,临江晚报转成正锋文化社后竟然被提升为总编,什么背景?】
谢云衿继续下翻,只有寥寥几个回帖。
【27岁升总编,这么年轻,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肯定有背景啊。】
【台长杨正平和他什么关系,都姓杨。】
【报社转企业后,和临江电视台就没关系了吧】
【明面上没联系,可是作为下属单位这么多年,怎么可能说没关系就没关系】
【姓一样不能代表什么,全国同姓的多了去了。】
【前段时间不就是他搞了个大新闻吗?听说那期报纸发行30万份,半天就售罄了,后来又加印了5万份,没多久也卖光了。】
【不简单呐,这么厉害,他到底是什么来头?】
回帖到此为止,谢云衿依旧没有获得有用信息。
她情绪更加差劲,没继续往下翻看词条了,“啪”地一声合上电脑,接着有气无力地吁了口气,将后脑勺枕在椅背上直愣愣看着天花板。
盯了好几分钟,谢云衿终于站起身来,拿了桌面上的手机正准备揣进兜里,突然又想起什么,手指一顿,然后低头拨了江暄的电话。
没多会,电话被接起。
“在哪里?”谢云衿语气微顿,“我们,见一面吧。”
电话挂断,谢云衿随手戴了顶鸭舌帽这才出门。
已近立冬,临江市的气温也是急转直下,厚外套被谢云衿拉得严严实实,依旧挡不住四处逃窜的寒风。
天气寒冷,她站路边拦了辆出租车,对前排开车的司机师傅说道:“去凌晨酒吧。”
司机回了声“好嘞”,很快发动车辆。
后排昏暗中,谢云衿靠在椅背上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城市夜景,脑子如一团乱麻。
今日周五,工作日的最后一天,路面有些拥堵,二十分钟的车程,硬是堵了快四十分钟才到。
付钱下车,谢云衿伸手将帽檐压低,这才快步走进酒吧。
此时才晚上八点,酒吧里人不多,她往里走了没两步便看到了江暄,他也正好转头过来,两人视线交汇。
江暄愉悦地抿抿唇,接着冲她扬手,谢云衿定睛看了一眼,接着在他旁边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