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那日,十万士兵集结于京城之外,靖王身披铠甲,接过天子手中一半的虎符。景泓身为新上任的平凉州牧,也上前领命,带着任命诏书跟在靖王的身后,一同出发。

元玠和曹长明在临行前没能与景泓好好道别,只能在在送行的官员队伍之中,目送着他离去。

景泓坐在马车里,与他一道同行的还有梁婶和阿淼。

梁婶之前照顾过秀才爹,她知道该如何照顾景泓,也知道如何照顾孩子,由她跟着景泓一起离开,秀才爹多少能放心些。而阿淼则说什么也要跟着去,他说他的命是景家救的,他要跟着景泓去平凉,一是为了报答景家的救命之恩,二是他决定弃文从武,找个机会正式入伍。

景家所有人都没想到阿淼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可是阿淼很坚决,一向鼓励他读书考取功名的景泓也无法阻拦,最后只能同意。

坐在马车里,景泓手中握着那块之前在秀才爹的匣子里看到的玉佩,这是离开前秀才爹给他的。这块玉是文家的信物,文弄章让景玉转告景泓,此玉日后可能会有用处,务必收好。

梁婶看景泓盯着玉佩看了许久,心知他是放不下京城里的家人,她拍拍景泓的手,给他一个安慰的眼神。

景泓自然明白梁婶的意思,示意她不必担心自己。

马车随着军队前行,完全按照行军的速度,按照这个速度,要到达平凉一个月左右足矣。景泓身子不适,但是能忍的他都尽量忍着,路上有颠簸之处他也都挨了过去。

摇摇晃晃了一整天,终于行至驿馆。

“传令下去,今夜在此休整,明日一早出发。”靖王下了命令,大军便在驿馆附近驻扎休息。

景泓被梁婶扶着下了马车,颠簸了一日他有些头晕目眩。

一位头戴纶巾书生模样的先生走了过来,行了一礼,笑盈盈问道:“景公子还好吧?这一路颠簸实在是辛苦你了,不过陛下有令,尽快赶往平凉,我等也不敢在路上耽搁。”

“我没事,多谢先生挂念。”景泓知道这次军队离开京城是不应该带着无关之人的,若他不是新上任的平凉州牧,一定早被抛下了。

“天色已晚,还请景公子和这位嬷嬷先行进去休息。”那人领着景泓一行人进了驿馆。

“敢问先生是?”

“啊,是在下疏忽了。”那人这才想起来刚刚还未来得及介绍自己,于是道:“在下佘言,是靖王麾下的一名谋士。”

原来他便是佘言。

“有劳佘先生了。”阿淼替景泓答谢。

佘言觉得阿淼这孩子挺乖的,心中生出几分喜爱来,忍不住摸了摸他的脑袋。

景泓进了房看到床就想睡,但是梁婶不许他睡,硬要他吃了东西才肯放他上床。景泓原本没什么胃口,但是梁婶目光灼灼地盯着他,又思及腹中的孩子,他也只能将就着吃几口。

等他上了床,梁婶给他盖好被子,吹灭了蜡烛,就出去了。

景泓很快睡了过去。半夜里迷迷糊糊中他听到外头打梆子的声音,三更天了。身边传来些许温热的气息,景泓手脚微凉,不由得贴了过去。

那人感受到他的动作,伸手把他抱在怀里,身上还带着些寒气,想来也是刚上床来。两人抱在一块儿,带有胡渣的下巴轻轻磨了磨景泓的脸。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景泓迷迷瞪瞪的问了句。

他其实并没有想着靖王会来,虽然驿站外又十万大军,但是只有身旁这一丝体温才能让他真的安心。

“巡视大军,便回来晚了。”萧元燮简单回答了一句。

景泓困得很,就听了一句,脑子里也没有思考,缩在人怀里就睡过去了。第二日一早天不亮,他便被萧元燮抱上马车,再次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