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表现“强大”的对象吧
这个评论真让我笑发财了~冯琦算是男二了吧,跟他有关系的女孩子也多,他应该可以算作元暮江的对照组,元暮江唯一比他好的地方在于,他会更豁得出去一点。其实他们这种特权家庭的娃,思想上都有软弱的一面,冯琦就是典型的有贼心没贼胆,他受不了女孩子比他优秀,比他强势,因为他本身就没什么自主性,他非常渴望从妻子身上获取那种“当家作主”的快感。他跟任何一个有主见的女孩子在一起都不会幸福,裴湘只是因为我暂时还没有赋予她反抗的力量,所以冯琦就觉得,这个女人,他势在必得
六一、风云变幻
元暮江在中书台的第一年,也没做出什么丰功伟绩,基本都是跟在长官后面打下手。中书台虽然头顶韦太后亲信的名号,内里实则四分五裂,派系间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很厉害。
元暮江日常都听一位徐姓长官差遣,他们这一支人在中书台算是很边缘的人物,基本都是靠家里托关系进来的,所以有个什么事,韦太后也不会想到他们。整天除了尸位素餐,就是游手好闲。
这种官场生涯,跟元暮江心中所想大相径庭,他因为不熟悉权力运作的规则,还曾在散值之后,借着酒劲儿向徐圩打听,为什么同样都是太后娘娘手下的人,他们却要过得如此憋屈。
徐圩年长一些,早几年又成了婚,妻儿老小一大堆,他一门心思都放在生计上头,哪还有闲情逸致去管元暮江口中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
“贤弟志在鸿鹄,愚兄多有不及,多有不及呀。”徐圩饮酒之后,说话便要随意许多,“不过愚兄还是要奉劝你一句,似咱们这样靠祖上荫俸求食的,平日里还是安分守己些的好。汴京城能人遍地,名利场风云变幻,王侯将相的宝座何人不眼热?何时,又才轮得到你我呢……”
元暮江不知徐圩为何出此丧气之语,但他自己,的确也因为这种宿命论调,整整荒废了将近两年的光阴。不是他不想往上爬,也不是他不会阿谀奉承,就是缺少那样一个合适的机遇,也始终等不到慧眼识珠的贵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慢慢的,他自身的意志被一步步消磨,竟也习惯了这种温吞的日子。或许也不是习惯,单纯就是不抱希望了,阶层牢笼,真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冲破的。
他强迫自己不要焦躁,耐心等待一飞冲天的好机会,他竭力克制自己的私欲,尽量不要过多的打扰况遗怜。为此,他连文绣街都少去了,寻常只叫身边人多多留意她的动向。没有他的日子,况遗怜一样过得很好,前不久,她就特制出一种捕鼠夹子,威力很大,也有一些人慕名去买,铺里的生意为此红火了好一阵。
她被庄宅牙人骗过以后,还学会了自己糊墙盖瓦围篱笆,传言她那间陋室,现已被修葺得十分雅致。引了活水,辟了小园,花鸟虫鱼样样齐备,俨然一个崭新的世外桃源。蕉叶他们说起这些,总是特别的绘声绘色,连带着元暮江自己,也觉得与有荣焉。况遗怜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到来或离开而自怨自艾,这也是她身上最珍贵的品格。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官家十五岁那一年。
对于大部分朝官来说,永昌十三年都是极其惊心动魄的一年。才刚过完圣寿节,朝堂上就变了天,支持官家亲政的大臣们暗中谋划“乾兴党争”,后世又称“壬戌夺权”,一方面逼迫韦太后还政,另一方面则对其亲信党羽进行彻底的清洗与翦除。
这一场政治运动声势浩大,几乎牵连了整个官员群体,上到执政大臣,下到无名小吏,无不身涉其中。文官群体以宰相为首,武将则由宣平侯等功勋世家牵头,宗室里出面的是德高望重的晋亲王,他们合力围剿,力压韦太后,非将她赶下台不可。
韦月娥从摄政以来,一直都不算追随者众,真心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