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为什么没有自己写下来?”
“你猜不出这两年里发生了什么吗?”
医生扬起眉毛说。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没忍住又煽情了。又更了一首BGM,大家可以去背景音乐章节找。呃……以及下一卷马上就要开了,感觉就我下的这盘棋来说还挺难把握的,需要好好酝酿一下~
☆、第七十四章 隐藏的王牌
作者有话要说: 社会学家真正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作为科学研究对象,是从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银行劫案开始的,但是可以想象,虽然在此之前并没有这个名词,此类现象一定在更早的时候就存在。本卷卷标以此为名是因为莫里亚蒂教授在这一卷里采取的方法事实上就是比较经典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第四卷的目的是把夜莺弄出去,在开膛手杰克的情节方面没有多说,而且本来采用的是《贝克街的福尔摩斯》中的情节,非原创,原文很精彩,在这里复述一遍没什么必要,所以交待一下各角色的去向就结束了。
这现在情节的发展显然偏离正常路线,预示作者可能又在不记教训地作死,但是故事还要继续。只要夜莺小姐顽强地活到再见面,就是胜利了。福尔摩斯会隔一段时间才出现,但是保证,保证不会亏待侦探先生的戏份。
(华生医生根据南丁格尔的回忆整理的记录,大部分是真实回忆,小部分是为了补全情节进行的推测,整体以上帝视角形式呈现)
南丁格尔醒来的时候,眼前一片黑暗。
一瞬间她以为自己失明了,恐怖像冰水一样涌上来顶在胸口,但没有持续多久,以为她马上反应过来,是她所在的地方没有光源,伸手不见五指。她觉得神经隐隐作痛,不是实质伤害,更像昏睡太久的结果。这种让人恶心反胃,甚至几乎失去意识的反应持续了一会儿,她才再度找回自己的思维。
感觉到自己正侧面贴墙平躺在地上,她试图移动四肢,发现双手被绑在身后,脚腕也绑在了一起。她挣扎了很久才坐起来,然后跪下,努力从身后够脚上的绳结。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手从脚下套过来,她手臂不够长。她致力于从身后把脚上的绳子解开,但是绳子绑得太结实,绳结硬得像块石头。这个僵硬的努力没持续多久,她就泄气地重新坐在地上了。
本能的自救挣扎之后才是冷静的逻辑思维。
她最后的记忆是走出街之后,跟和她回合的人上了马车。那个人穿得简朴低调,帽沿压得很低,不管她问什么,都不说话,但是她知道他一直藏在衣袋里的手里有枪。她口袋里也有枪,也握在她手里,但她从来没有做过用它的准备。他会开枪,他不是哈蒂多兰那种菜鸟,他会比她先开枪。刚刚见面,他就轻轻松松地抬手,从她口袋里摸走了那把枪,简单得像她是个不会动的假人。即使是这样,刚刚在他的注视下上了马车,还是突然有一块手绢从后面按在她的脸上,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涌进呼吸道。他们太高看她了,甚至不敢让她清醒着被挟持。
永远都是老一套。她失去知觉的前一刻还在想。
然后她就在这儿了。毫发无损,但是枪被搜走了,没有眼镜,手脚都被绑得死死的,没有一点疏忽大意,虽然她想不出这么干的任何理由。如果不追究把她绑架过来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的话,他们做得还是很干净漂亮的。
她不知道自己在黑暗里待了多久。没有人过来,没有听见任何声音。大概一个小时之后,她就差不多已经从鹿一样警觉变成猫一样懒散了。毕竟在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恐惧,惊慌或者胡思乱想,都是浪费精力。
然后什么地方门开了。有人打开了一个昏暗的灯,但是不足以看清这个人的脸。南丁格尔对他唯一的判断就是他的步伐很重。他走到她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