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考的,估计就是主和的原因了。

众人心思流转,最后纷纷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有的以民生为由,有的以拍马屁为主。

何时慢和顾砚之却在心里异口同声,“主战,”

两个时辰后,众人纷纷放下毛笔,交出自己的答案。

大齐殿试的规制是当场阅卷,写好的文章有内侍们封名,再交到等候的大人们手里,

翰林院的学士们先行过目,觉得极妙的再呈于圣上。

很快,皇上面前就堆了十几份文章。

皇上一份份看着,越看脸色却越阴沉,似雷雨天滚动的乌云。

全部看完后,他把写满议和的文章重重的撂在桌上,指着为首的翰林院大学士道:“马上,把所有文章都拿给朕。”

“皇、皇上,那可是三百份……是,臣这就去拿。”

三百份文章,全部堆积到皇上身前。

他极为快速的粗略翻看,这次他终于从中找到了想到的东西。

撕开封名的草纸,一个名字落于纸上。

“……顾砚之。”

皇上把这一份到底放在一旁,继续翻找。

整整三百篇文章,居然只有零星十几个人主战。

而且这十几个人的文章,哪怕写的如顾砚之一般精妙,也全部被翰林院的学士们淘汰了出去。

皇上沉着脸,点了其中几个人的名字。

顾砚之就是其一。

站起来的那一瞬间,顾砚之心里就已经笃定。

状元,是他的了。

天黑后,顾砚之是被宫人送回别院的。

皇上喊他起来后,问了他几个问题,最后亲自指派了宫人送他归家。

此举,基本就是在宣告,他就是皇上钦点的状元,只等传胪大典上昭告天下。

回到别院时,姜六和许星岚早就等在那了。

他们缠着他讲今日殿试的事,听完后,许星岚忍不住问道:“表弟,你怎么知道主战才是皇上想看见的?难道皇上真要出兵打仗?”

“不,皇上不会出兵,恰恰是如此,他才需要另一个答案。”

一个皇帝怕出兵征讨打了败仗,可也怕他的臣子胆小怕事,毫无血性。

如今越多的文臣主和,他越需要看见文臣的风骨和勇气。

这也是他给依旧等在驿站的北厉国使团的下马威。

他迟迟不召见,等是在等这个下马威。

顾砚之解释完,两人恍然大悟。

不过他也还有一句话没说。

皇上越是这般,越说明他在虚张声势。

胜者从不在意这些,只有败者,才会在心里左右盘算他输得姿势怎么能更得体一些。

这场仗没有打,但大齐已经输了。

他们两人离开后,顾砚之去了水池边静坐。

何时慢感受到他的情绪,问道:“你是在担心大齐的将来?”

“是。”

何时慢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他,“如果我说,大齐国运将尽呢?”

“你是说真的。”

“当然,我不会用这种事开玩笑。”

顾砚之心头一紧,“那可有变数?”

“有,你就是唯一的变数。”

顾砚之一愣,缓缓握紧了拳。

三日后,传胪大典,顾砚之毫无悬念的被钦点为状元。

榜眼和探花同样皆是那日,文章主战的考生。

皇上越是如此,顾砚之越觉得可笑。

他是怕自己向北厉低头后,被后人耻笑,所以特意在史书上留下这么一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