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您说了,我想做船上生意,在您这里中转,把带来多的货物搁置在这里,也从村里拿货卖到圆月湖,有时还要在这里歇息。”

江雪说完等着柳婆婆答复。

柳婆婆先拿手帕擦擦嘴角,看向柔儿她们一众姑娘说:“我老了,村里的孩子们长大了总要到外面,我们是犯过事的人,南方不知为何这一二年没有追过来,听鲁氏说外面换了皇帝,新朝哪管旧朝,儿孙们也该壮这胆子出去历练,可是村里一旦来来往往,若有外人进入,柔儿她们这些姑娘们可怎么办?”

江雪解释:“柳婆婆,没有外人,咱们也做不了那么大的生意,就只我姨母小香两口来此,圆月湖上富户多,关系错综复杂,咱们不做那样大的买卖。”

是的,江雪早就想好了,她们小老百姓没有后台,不认识大人物,她之前救画舫姑娘已经掀起波澜,不能再冒险,她只要赚够开小饭馆的银子就够了,这条水路未来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想到这,江雪跟柔儿说:“姐姐,之前没有告诉你,咱们还要在加一艘船在水上经营吃食,你看其她姐姐还有想出去的吗?”

柔儿看看其她姐妹,摇头对江雪说:“雪儿妹妹,姐妹们实是不愿意再出去,至少现在她们不想出去。”

画舫姑娘们对外面还有阴影,有抵触心理,江雪不强求,也许未来她们能鼓起勇气再次出去。

“那姐姐愿意去吗?”

柔儿思虑片刻说:“我倒是可以,不过我做吃食不大在行,算数吆喝能行。”

柳婆婆插嘴道:“鲁氏倒是可以,她以前经常往画舫送菜,对圆月湖熟悉,且做的一手好菜,和柔儿又熟悉,也是本村里的人,有个有年纪的妇人,柔儿在穿上也可免去一些麻烦,江姑娘你看可行。”

江雪拍掌说道:“在合适不过了,咱们就这样说定。”

商量好事,中午江雪把船上的蟹拿下来,又把鱼拿下船,让村里人认,看有没有人认识。

“姑娘拿的这鱼我们确实不认识,但本村村民一年中偶尔能捕到几条,刚开始我们不敢吃,后来试着给牲畜吃,见牲畜吃了没事,我们才吃。”

“对,别说这鱼不管是炖汤还是拿油煎,都鲜美非常,可惜一年中只有运气好才能捕到。”

江雪想,估计就是那处的鱼儿随着下雨涨水来到隐霞村,那处水流隐秘,之前是匠石为避人特地绕山才找到的小路,只有涨水时溢出去的水流顺着山崖沟壑流出去。

不过这鱼能吃,真是太好了。

吃过饭,江雪四人出发回凤凰村,不过这趟把柔儿和鲁婆婆带上了。

江雪还以为船上人多无求会收敛一点,谁知他还是不管旁人的眼光,在船头把自己揽在怀里。

鲁婆婆吓得躲进船舱,那位道长可是她的救命恩人,她不敢看,况且她有些怵那位道长。

柔儿起先是惊讶,然后见小香和匠石见惯不惯的样子,也只能学着被迫接受。

逆流而上,回到凤凰村。

江雪回到家就找徐氏:“徐姨,你把学堂孩子们做的针线活包裹起来,我找到更好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