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6 / 9)

杨元戎投在宇文贺帐下,因着武艺高超,被宇文贺安排在新军训练营,专门练习骑射和马上搏击。这个骑兵营是陈显下令宇文贺筹建的,所需军费都由各州府的富户出钱供给。征收军费物资的差事自然而然的落在陈展的身上。陈展奉旨去江南一带富户征收赋税,所到之处命令各大商户上交赋税。各大商户为了避免子侄被征做壮丁,只得忍气交纳赋税。陈展不是第一次声名狼藉,这次他表现的很从容镇定。将所需的二十万官银全部上缴国库。出乎他的意料,陈显竟然派他押送官银去益州军营,并叫他以监军的身份督促宇文贺练兵。这是在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陈展心内高兴,当殿叩谢皇恩,带着圣旨往益州而来。

☆、但愿有妻若如梅

冬月霜风凄紧,透骨冰凉。秋兰锁着脖子进了屋子。萧如梅坐在榻上,围炉看书。秋兰把书信交给她,萧如梅看到‘潘邵煜’的来信,紧缩的眉头舒展开来。展开书信,之间上面写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十二个字,道尽她心中所惑。中秋之夜对他说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满满的幸福萦绕心头。因要出府采买些丝线,萧如梅特意去请示萧夫人。自然要打着去佛缘庵的旗号,否则也无法出府。

主仆四人套了马车出府直奔东市,这里是城内最热闹的街道。商户林立,街边小摊位多如牛毛。先到聚宝斋采买些笔墨纸砚,萧如梅对这些东西一向不在行。平常也只是随意买一些街边货色凑合着用罢了。如今她与‘潘邵煜’相交,互通书信。听说‘潘邵煜’对纸墨颇有研究,为了与他接近,少生嫌隙,她也附庸风雅一回。聚宝斋的东家见到他们四人进来,一抬头就注意到了萧如梅。她今日穿着绸布织花罗裙,梳双环鬓,头戴两支珠花簪子。老板一看她通身的打扮,就知道是官宦之家的小姐。招待的特别殷勤,一听说要磨,立刻拿了三样上好的墨来。劣等的磨都有股子刺鼻的味道,聚宝斋的磨却透着幽香,不仔细闻,很难发觉。颜色有深黑、浅黑和墨绿三种颜色。萧如梅选了浅黑和深黑两种,她喜欢对着使,这样写出来的字不会太黑,影响观看,也不会太浅,看上去过于轻淡。似乎是萧如梅银子给的痛快,老板拦住萧如梅的去处,朝她介绍起殿里的书画道:“本店有潘二公子的新作书画,姑娘可要看看?”潘邵煜才名远扬,所作之画深得闺阁淑女喜爱。在京都城他的画是卖的最火的。因此店家才有此问。萧如梅不由自主的点头道:“不妨一看!”

老板先拿了一幅字画道:“这是潘二公子的新作《海棠春》。第一次看到有人描画白海棠,竟也能下笔从容,收笔自然,着色均称。画旁写有两句诗:偷得梨花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香。上面题诗,字迹洒脱奔放,和他平日与自己书信来往所写字迹完全不同,倒像是出自两人之手。萧如梅朝店家道:“这画可是真迹?”老板道:“如假包换。姑娘可坐下来,细细看来。”

萧如梅细细看了几幅字画,仍然不肯相信眼前所见。她匆忙离开聚宝斋,又辗转几家店铺。查看潘邵煜所作字画,笔迹和聚宝斋所见书画完全一致。她先是心惊,后是害怕。莫非真如戏文所说,也遇见李代桃僵,华而不实之徒?店家兴致勃勃的讲解字画的妙处,却见萧如梅的脸色由欣喜变得煞白,脑中一头雾水,不知道那句话说错了。只听萧如梅朝秋兰、秋彤道:“出来太久了,回府吧!”店家茫然的看着她们离去,小心收起画作。不觉摇头道:“这年头怪人怪事真多。”

萧如梅回到府内,翻找出《千金方》。上面字体严谨规整,字字透着暖意。见字如见人,此人也是一个博学多才,温润如玉之人。萧如梅这边暗中思索,左右了无头绪。‘潘邵煜’那边又送来书信一封。萧如梅从秋兰手里接过书信。展开细看,上边写道:‘自中秋一别,已经许久未见。甚是想念,盼见芳容。诚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