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喝喝骂骂的,来到关押染丝工人的营帐。
这些人分为男女关押在不同的营帐之内,一个营帐有四五十人挤在一处,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即便缺少几个人也没人发觉,这倒是给杨元戎救人提供了方便。
到了晚上,杨元戎已经把附近的地形勘察清楚。按照计划,在河边等着李宁和杨家被掳的家眷。杨元丰媳妇、杨元凤、杨元灵、王雪莹陆续到达。杨元戎已经领了杨元丰、杨元琪在河边等着了。他朝众人道:“木筏已经放入河中,过了河就安全了。”众人私见过,听从杨元戎的安排。
杨元戎道:“木筏一次只能乘载四个人,必须分两批过河。”众人连连点头,商定第一批先让杨元凤、杨元灵、王雪莹过河。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杨元戎顺利返回岸边。又回来接杨元丰夫妇和李宁。这次却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木筏划出一丈来远就被巡逻的北卫士兵发现。守在岸边望风的杨元琪第一个被抓。巡逻士兵手里的弓箭对准杨元戎四人,道:“快些回来,否则叫你们死于乱箭之下。”杨元戎被迫将木筏划回岸边,接近岸边的时候,李宁却把他推入水中道:“元戎快逃!”杨元戎身子如水,如小鱼一般沉入河底。纵使北卫士兵的箭羽一通乱射,也是半分伤不了他。李宁和杨元丰夫妇、杨元琪被重新收押。这次北卫人为防止俘虏潜逃,把他们都用绳子捆绑成串,即使吃饭也不许接下绳索。每十人一队,每十队一排,前后左右都有北卫士兵看守。
杨元戎游到对岸和杨元凤、杨元灵、王雪莹会合。在对岸的村子租了辆驴车,拉着三人朝益州城而来。此时北卫军历时三天两夜的抢掠已经结束,早就龟缩会老巢了。这次洗劫,益州百姓都无损失。益州的商户却已经频临瘫痪,这些富户没有银钱、没有人力,商业陷入僵局。
益州、济州遭到洗劫的消息传入京都。陈显派潘邵煜、马志坤为正负安抚使,来益州、济州安抚两州受灾商户。并下旨免除益州、济州商户和百姓的三年税收。另一方面派宇文贺大量征兵,严防边境安全。
☆、杨元戎励志从军
杨元戎救回杨元凤、杨元灵、王雪莹三人。杨府从老夫人开始对杨元戎的态度大为改观。仍旧叫他住进碧春园的钟翠楼。自从辛姨娘在明月楼坠楼而亡,杨元凤、杨元灵相继搬出园子。此处只有杨元靖和王雪莹住在落英楼,如今杨元戎住在隔壁的钟翠楼,站在阁楼上就能看见落英楼院子里的景色。
已经进入冬日了,院子里枯叶凋零。王雪莹扶着杨元靖出来晒太阳。杨元靖吃了马三良的药,身子逐渐好转。北卫入城,他跟着杨家人躲入地库。吃了几日的粗粮饼子,由受到惊吓,导致旧病复发,竟越发严重了。连吃了几服药都不见好转,心情也越发烦躁。动不动就拿王雪莹出气,打翻药碗,辱骂殴打时有发生。
杨元戎站在阁楼上,看着杨元靖将滚烫的药汤浇在王雪莹的身上。王雪莹的手立刻被烫伤,起了水泡。丁香扶着王雪莹进屋包扎,粗使丫鬟把地上的药碗收拾起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事情了,杨元戎的心提到嗓子眼,却压下心里的怒火,不去理会他们夫妻的事情。
丁芷端着食盒进来道:“三少爷,该吃午饭了。”杨元戎看着桌子上的食物,想起远在异国的李宁,竟没有了吃饭的胃口,刚拿在手里的筷子又放下。
楼下响起几声脚步声,杨元戎抬头望去,却是王雪莹到了。杨元戎朝她道:“二嫂有什么事吗?”一句二嫂把两个人的界限划清。王雪莹道:“没有别的事情在,还是看到三弟的鞋子破裂,做了一双新的给三弟送来。”杨元戎拒绝道:“这等小事自有绣房的人操持,二嫂还是把这鞋子给二哥穿吧!”王雪莹朝丁香、丁芷道:“你们先下去,我和三少爷有话要说。”杨元戎急切道:“有什么事不能当着她们的面说?”王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