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入宫的一百二十名良家子,除了两个长相颇像徐淑妃的美人被封为正六品才人之外,另有八名美人被皇后送入东宫为宫女。这八名宫女分别为司寝、司帐、司衣、司膳。每个职位安排两人,正副女史轮流当值。其它一百一十人分到各宫各院当差。也有分到宫妃住处的,也有分到尚工局各处的。马翠莲借着这个机会,主动要求去针工局当差。在储秀宫睡了一夜,第二日收拾好行李,扶着杨元淑一同来到针工局报到。周尚宫正为着陈显下旨责罚针工局当差不善而气恼。看到杨元淑来针工局报到,先叫他们在门外跪了三个时辰,才命人叫了她们进屋。然后吩咐她们做太子妃的冬衣。和陈琦恰恰相反,潘玉莲是出了名的难伺候,给她的东西稍有差池,便会打回来重做。连针工局周尚宫所做的衣服,都被潘玉莲打回重做过。别说是两个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新人了。马翠莲和杨元淑观看图纸,图文并茂,讲解十分详细。殷红罗裙,金底绣花抹胸,广袖偏偏,窄腰长裙逶迤坠地。她们将所需材料备齐,熬夜赶制五天,才将这套彩蝶飞花刺绣罗裙做好。在针工局呆了五日,杨元淑的脚上已经痊愈。和马翠莲捧着衣裙向周尚宫交差。周尚宫命人送往东宫,却没有说如何安排杨元淑和马翠莲。两个人在厅内站着,过来一炷香的功夫。东宫掌印女史素秋亲自过来了,她扫视厅内众人道:“这套礼服是谁做的?”杨元淑和马翠莲朝她垂首道:“是奴婢们做的。”素秋看向她们道:“太子妃说了,针线功夫很好,只是衣服太过华丽。你们换成素淡的布料按照图样重新做过。”一句话推翻了她们之前所有的努力。两个人不敢怠慢,点头应下。
两个人换了素绸来做,在礼服上袖上素银色的牡丹花。通体以深黑、亮白、银灰三色为主。这次她们用了四天就完工了。两个人这次直接去了东宫春喜殿。潘玉莲正在为如何取悦陈琦而烦心,听到殿外通传针工局女史求见。潘玉莲顿时来了精神,传召她们进来。两个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潘玉莲。之前闻其名,知道是个刁钻古怪的主子。今日一见,也是个美人。这样白玉一般的美人却得不到太子垂青,只能说明貌美不聪,难以抓住男人的心。
潘玉莲瞅了一眼杨元淑和马翠莲送来的礼服,脸露不悦道:“本宫吩咐你们做的素淡一些,又没说要你们做件丧服。拿回去重做!”两个人跪安退下,走回针工局。杨元淑竟感叹道:“果然如传闻中一样骄横跋扈,苛待宫人。”马翠莲也有感而发道:“太子宽厚怜下,性情温和。自然不会喜欢太子妃这样骄横之辈。”两个人在库房徘徊多时,多拿不定主意用那匹料子做礼服为好。杨元淑抽出一匹青色织花绸缎道:“前日周尚宫刚拿了一匹这样的锦缎给太子做礼服。我们就用这批布,做完了直接送去太子殿内。”马翠莲心思玲珑,自然明白杨元淑的用意。她补充道:“最好把之前做的两套礼服也一起带上。”两个人一合计,回去连夜赶工,不需要刺绣,一夜功夫就做完了。两个人捧了三套样式相同,面料颜色略有差异的礼服去宁安殿。
陈琦已经早朝归来,听到宫人通传。命人把杨元淑和马翠莲带进来。杨元淑和马翠莲并肩进去,马翠莲目不斜视,一直低着头。杨元淑偷偷打量着殿内的陈设,朴素简洁。当门有一架屏风,画着城外翠微山的景色。旁边题字为:“三餐常思农夫苦,日用不忘众生恩。”字迹规整严谨,观字识人,匆匆一瞥,杨元淑对陈琦的脾性有了初步了解。两个人跪下请安道:“给太子殿下请安。”陈琦扫了她们托盘内的衣物一眼道:“不是本宫的衣物?”杨元淑道:“奴婢们是新进宫的针工局宫女。奉周尚宫之命给太子妃送礼服。”陈琦命宫人接过礼服道:“为何同款礼服要做三套?”杨元淑道:“奴婢们新入宫,怕摸不清太子妃的喜好。斗胆做了三套礼服供太子妃挑选。”潘玉莲是出了名的难伺候,更改礼服,入库另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