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在城西,杨家在城北,这一路上光嫁妆就过了三个时辰才完事。杨元戎在热孝期间,不能出府迎亲。为表诚意,杨夫人命杨元朗代弟迎亲。花轿在府门口停下,上来搀扶新娘的不是丫鬟,而是两个壮实的婆子。众人都感到惊讶,李家的人却浑不在意。扶着李小姐进了院子,一行人从碧溪桥走过。李家小姐却似发疯一般,甩开钳制她的婆子,掀了盖头下了桥,顺着荷花池边狂奔而去。婆子跑着追赶她,喊道:“小姐危险!”李家小姐一边跑一边喊:“周郎,我来了。”婆子眼睁睁看着自家小姐跳进荷花池。杨元朗这边命人把新娘子捞上来,可惜人已经断气了。
原来这李家小姐早年曾定过一门亲事。男方文武双全,从军之后战死沙场。李家小姐忽听噩耗,竟然一病不起。李家是医药世家,虽救活了女儿的命,却也因高烧而烧坏了脑子。竟从此变的疯疯癫癫起来。
经过这两次娶亲,新娘都在成婚当天死去。杨元戎克妻的名声已经传遍益州城,在没有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杨夫人整日筹措不安,眼看百日孝期已经过来大半,若不能为杨元戎娶亲,就要在等上三年。她每日都梦见辛姨娘向她索命,看到杨元戎心里就发憷,是一刻也不想在见到他了。
杨夫人叫了马氏,商议道:“这件事变得越来越棘手了,这可怎么办是好?”马氏道:“我娘家有个堂妹,也是父母刚过世,正要许配人家。他们两个正好凑一对。”杨夫人点头道:“那就有劳你多费心了。”
原来这马氏早年因为家中贫困,父母才将她买给杨夫人娘家做丫鬟。虽是活契,马氏嫁给秦牧之后,仍旧服侍杨夫人,帮忙料理杨府内务。她娘家住在三台县,家中父母已经亡故,哥嫂带着一双儿女过活。她这个堂妹是大伯家的小妹子,今年十五岁。大伯马原虽有一个儿子,头些年参军战死了。今夏得了重病,拖延到现在一命呜呼了。妻子因不满侄子三旺抢占租屋田地,连气带吓,竟也病死了。留下一个女儿马翠莲,这马翠莲还未许配人家。马旺只想着争夺家财,可不想平白多张嘴养着。更何况如今秋粮为下来,家中粮食多半高价卖出,守着银子没粮食,一家人陷入无粮危机。
这马翠莲在热孝期间,也无法议亲。两口子正为此事发愁,正好自家妹子马氏来访。说明来意,三个人商量之后,由马氏出面对马翠莲道:“好妹子,姐姐我给你找的这户人家,可是益州首富杨家的三公子。人品样貌是一流的,你嫁过去总比守着这座空房子要强。”这马翠莲的父母是被马旺间接逼死,又怎肯听他们的话乖乖嫁人。马氏见她不同意,也没了商量的意思。直接找了两个婆子把她绑了,赶着马车连夜进了杨府。杨夫人见了马翠莲的样貌,竟是个美人儿。马氏解释道:“奴婢家大伯早前是个教书先生,养出来的女儿也是知书达理的。”杨夫人皱眉道:“倒是便宜了他。”马翠莲看着杨夫人道:“翠莲看杨夫人也是个明理之人。翠莲有一事不得不如实相告。今秋,皇上命各州府选送良家子入京。家父已经把我的名字上报州府衙门,我已经是在册的良家子。若是夫人硬要我嫁给三公子,这强娶良家子的罪名,可不是花些银两就摆平的事情。”几句话说的杨夫人变了脸色,马翠莲继续道:“我劝夫人还是派人把我送去州府衙门为好。”杨夫人也知道轻重,立刻命人给马翠莲松绑,派了几个嬷嬷相陪,命二门小厮套了马车送马翠莲去州府衙门。原来马翠莲的父亲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害怕女儿被马旺夫妻祸害,才出此下策。将女儿送进内宫,依照女儿的聪明才智,必定能为自己找一个好的归宿。
杨夫人送走马翠莲,朝马氏责怪道:“你也不问清楚,幸好没有出什么大事。否则整个杨家都要被连累了。”马氏也后知忽觉道:“都是奴婢设想不周。”经过这几次给杨元戎娶亲失败,杨夫人更加心烦意乱。总觉得是辛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