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开朗,暗道:“宇文贺如此维护何少康,莫非是有意招何少康做女婿?”他自认为这个理由充分揭示宇文贺对何少康的维护之心。陈展抱着不看僧面看佛面的想法,朝宇文燕道:“既宇文姑娘相求,本王就卖你个面子,饶过他这一回。”陈展言罢,起身出帐。宇文燕看着何少康被士兵抬进账内,吩咐士兵把他安放在内帐床上,又请了军医给他治伤。宇文贺看着军医给何少康包扎伤口,脑海中又浮现出初次见到何少康的情景。那张温润如玉的脸和陈显有九分相似,一双眼睛却像极了何淑妃。宇文贺先是惊讶,又问明他的姓名、年岁、家中近况,更加笃定他是失散多年的皇三子陈澈。只是何少康嘴紧,不肯说出真实身份,到叫宇文贺为难。如今也只能先把他留在身边悉心栽培,待他日回京述职,在领着他拜见陈显,叫他们父子重逢。
陈琦手内握着萧如梅的画像。不知道萧如梅为何会到北卫,还卷入北卫和南夏之争。他朝着益州的方向看去,低声道:“如梅,我一定会救你的。”他浓眉紧蹙,知道萧如梅坏了陈展的大计,陈展一定会报复。他在殿内微微踱步,连晚膳都未吃。子时更鼓敲起,陈琦剑眉舒展。在书案上提笔书写道:
《侠医》
医者仁心救苍生,不问南民与北人。
追根寻源除瘟疫,巾帼狭义千古颂。
下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又盖上私印。随后又写下奏折道:“增重赋税,举兵征战,劳民伤财,民怨沸腾,实乃不智之举。停战修和,休养生息,开荒种田,富国强兵为上策!”写完奏折,陈琦又给潘邵煜写信,叫她设法为萧如梅脱罪。他把奏折和书信交给福安,连夜送去京都。而后拿起所写诗稿,命福安复印万份,四处散播!
陈展上书,将萧如梅医治北卫牧民之事详细奏报陈显,追究萧如梅为敌国平息流言,治理污水之罪,私通外敌,助纣为虐。陈显颇为筹措,登殿临朝,询问众臣如何处置萧如梅罪行?人人都知道萧如梅出身萧家,趁着萧如梅涉罪,可将萧府一举歼灭。萧鼎南和萧美人听闻此事,暗中商议好对策,将萧如梅族谱出名,以表忠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触犯国法,自和萧家毫无关系!满朝文武有惊讶,有叹息,有了悟,也有轻视。萧鼎南已经和萧如梅段绝父女关系,族谱除名,文武百官在无理由列举萧家私通外敌之罪。
大殿之上寂静无声,陈显刚说出如何处置萧如梅私通外敌之罪,萧鼎南就当殿说出将萧如梅族谱除名的话来,以此划清界限。众臣又将矛头指向萧如梅夫家,言明陈显严惩杨家私通外敌之罪。御史大夫潘邵煜启奏道:“据臣所闻,北卫为感谢神医救治牧民之恩。已经释放半数俘虏回国,余下半数也会在近期释放归国。南夏举兵北卫,耗时日久,却毫无成效,竟还不及一位女子。依臣拙见,杨萧氏非但无罪,反而有功。”陈显听了潘邵煜的话,不由侧目。满朝文武都在趁机打压异己,连萧家都急于撇清关系,不肯多为萧如梅说话。潘邵煜却愿意仗义直言,当时朝中不可多得的忠臣表率。陈显扫视众臣一眼,决意先缓一缓,在做决定。
京都潘府,潘邵煜和徐子航对月饮酒。潘邵煜已经接到陈琦书信,知道陈琦为救萧如梅特意写了诗称赞她的美得。潘邵煜也遥相呼应,趁着酒兴挥笔疾书道:
《侠医》
神女下世济苍生,求来玉净瓶中水,
散入凌河水自清,瘟疫根源终灭绝。
徐子航看了潘邵煜的题诗,凝视着他道:“你很少这样夸赞一个人。”潘邵煜道:“只是不想这样美丽心善的女子就此丧命,其行有失,情有可原。”徐子航似有感触,拿起竹笔在书案上写道:
《侠医》
侠骨丹心美娇娘,济世救民人称赞。
妙手回春瘟神惧,羡煞多少须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