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元汇款单是他家房租,同时还有一封李主任给他的信,信里说包裹收到,很是感谢。感叹他在农村的不易,让他以后不要寄了,并关照他自己照顾自己。

回到家拆开莫名的包裹,除了军大衣,还有黄桃罐头、奶粉、麦乳精各两罐和两斤嫩笋干。

随包裹还有一封信。

信里说,让他不要回信,他即将调任,去哪里还不知道,希望他保护好自己,好好地坚强地活着。

“小爱,莫名调去哪里了?”

片刻后,脑海传来系统的声音:“他父母被下放去干校学习,他也跟去了。”

“在哪里?”

“杭城西郊。”

“有具体地址吗?”

“有的。”

徐进端终究还是没给莫名寄东西过去。因为,他当天晚上瞬移加隐身直接去了杭城西郊干校。

所幸,莫名和他父母爷奶都在一起,可能除了住的差一点,其他都没啥缺的。他还是不多此一举的好。

......

接下来过年前的日子,知青点的男知青们组织过两次上深山,但都被陈大牛在半路给拦了下来,没去成。

说他们要是想吃肉,得等腊月二十,那时矿里的工人会回来,他们会把从屠宰场定的肉拉回来,到时只要有钱就都能买到。

也是从这年开春后,一大队有了自己的养猪场,很多新来的、干不惯农活的知青被分配去了养猪场。

这些事,都与徐进端无关,因为他又又又病了,陈大牛家的何香婶发现他家张墨每天都在他家蹭饭,就拉着陈大牛来了知青点,才发现他有气无力地躺在炕上。

第76章

又看到木箱上的药和水杯,知道他已经吃过药,又给检查了炕火,这才离开,离开前还对张墨道:“你家主人要是有事,就去前头叫我们听见没?”

被投喂过灵泉和启智丹的张墨自然能听懂何香婶子的话,乖巧地点头,叫了声。

病当然不是真病,只是徐进端的假象罢了。

因为,他发现,即便做满10工分的社员,每天所有劳动累积起来也不过七分地,他一病秧子每天半亩地,能拿8工分,有点显眼了哈。

所以他要改变策略,既不...又不....

所以才有了这出。

一直到一周后,徐进端家的烟囱终于又开始正常冒烟,张墨的狗妈又开始每天往外跑,陈大牛才算放下了心。

何香却唠叨开了:“大牛,我看,张池家也不缺钱,地里的活就别给他排满了,毕竟还只是个孩子,身体又不好。”

陈大牛吸了两口旱烟道:“你懂啥?知青点那些个都想和他一样呢!我能不苛着点么?

我这不是把建养猪场报告递上去了么。

要是上面同意,咱大队明年过年也能杀年猪吃,不用那些小子们每年求爷爷告奶奶的只为买一头猪回村。”

何香一拍大腿:“那感情好。那,那小子的工作也能换轻松点的了。”

陈大牛:“不用换,我到时和大嫂说一声,让她照顾着点,保证他每天有5工分以上就没问题。这次也算是测出这小子的底了。”

“哎,还真是可怜见的。这么小就没了父母,还谁都不能说。可怜哟!”

陈大牛自顾自抽着旱烟没有吭声。

天气渐冷,在得知陈大牛过年后的计划后,徐进端不再关注村委的事。

而是开始炒栗子、瓜子、花生;磨豆子,压豆腐,冻豆腐;分粮后他又从队里买了200斤红薯,一部分做成了红薯干,一部分做成了红薯粉。

院子大缸里还有秋收后在岭子上摘的柿子做成的冻柿,反正吃食肯定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