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然规律,暗喻恋情的美好和短暂。
小满,初夏的节令。经过樱花时节的一喜一忧之后,迎来百花争艳,象征二人躲进爱巢,贪婪地享受人生最后的美好时光,萌生情死之念。
半夏,七月流火的“半夏”,寓意即将投身燃烧的情爱之火。二人去轻井泽,看到有岛五郎和情人自杀之所,坚定了赴死决心。
空蝉,即蝉蜕,引申为没有了灵魂的虚脱之身。此处寓意二人对尘世已不再留恋。
至福,又到了肃杀寂寥的秋天。和所爱的人共同赴死便是最高的幸福。
各章题目含义隽永,与内容丝丝入扣,将自然流变与人生衍变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作者对于每个词语的选择、每个场景的渲染、每个细节的描绘都力求精致、剔透,每一章节,都是一幅幅令人眩晕的浮世绘。体现了作者对日本民族独特审美意识的承袭。
除了描写的功力,《失乐园》的最大成就在于作者以外科医生般精湛的笔触,庖丁解牛般一刀切入了人们最为困惑的感情世界婚外情,揭示了越是契合的性爱,越是会给男女双方带来深邃的愉悦与极大的罪恶感,深陷爱的泥沼不能自拔,最终将两个主人公引向了毁灭之途。这一悲剧命运,也使《失乐园》摆脱了通俗小说的境遇。
作品开篇便是女主人公在欢悦的高潮,发出的那句 “好可怕……”。
这三个字一语道破爱到深处的可怕。
“那种极致的感觉,非当事人不能体会的。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作者如是说。
最后,当两人即将走向死亡时,凛子竟然说出“好好活下去”“活着太好了”的话来。因为“爱情使我变得美丽,每日每时都在了解生活的意义。当然,也有许多烦恼,然而却有几十倍的欢欣。死去活来的爱,使我全身变得敏感起来,看到什么都会激动不已,懂得了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美好回忆已经足够了,再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摘自《失乐园》)
渡边淳一借用18世纪弥尔顿的《失乐园》,创作出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跨越二百年时间与之遥相呼应,表现了人类因理性而被逐出乐园的文学母题。
对于渡边笔下的这对“爱的精英”而言,比起现世,彼岸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乐园。他们要回归爱的乐园。这样的追求让男女主人公义无反顾地将人生终结在幸福的顶点,也给虚无而极致的纯爱物语添加了回味无穷的魅力。
二
《失乐园》以荡气回肠的不伦之恋,震撼人心的“情死”结局,让国人见识了日本人凄美决绝的樱花情,也让中国读者知道了渡边淳一。各层次读者从中各取所需,寻求慰藉、共鸣,以及某些“宣泄”。
毋庸置疑,渡边文学对于人性的探索,性爱描写的唯美,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中国人对于性爱文学的渴求。
《失乐园》从医学角度深入探讨了 “男人的性” 、“女人的性”,以及其相互关联等等,都是少有作家愿意涉足的禁地,却又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渡边淳一六十年来,矢志不渝地在这片性爱荒野,开辟着渡边式的“人道”乐土。
渡边的作品尽管题材不尽相同,但都贯穿了对人的心理、生理,性心理的深入观察和解剖。可以说,在充分体现医生这一职业特点的作家方面,他是第一人。
佳作《失乐园》的诞生。无疑是作者多年来不懈探索的结果。比起作者的其他同类作品,《失乐园》放大了陷入婚外情男女的情欲作用,充分体现了渡边情爱文学的特色。
作者试图通过反复多次的充满激情、纯真而唯美的性爱描写,使人物的情感脉络更具有层次感、立体感和透视感,激情澎湃地讴歌了人性中永恒不变的爱欲。一起殉情的结局,更加成就了《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