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1 / 2)

队伍当中除了军队,还有北狄使团以及此役有功各等人士, 等着去吏部完全核查。

还有诸如工匠医者等人, 因为有功也有了进身之阶,来京城求一个前程。

谢陟厘就在这一批队伍中。

谢陟厘因为想去太医院, 不愿公开身份,原以为多少会遇上一些阻碍, 没想到风煊和祭司双双赞成。

风煊道:“京城看似一派繁华,其实云谲波诡, 十分凶险。你好好在太医院修习医术,只当自己是一位普通军医,什么也不要向外透露。你与我关系越远, 便越安全,知道么?”

祭司差不多也是个意思, 不过说得更直白些:“大央人十分阴险狡猾, 若是知道您是圣女,一定会打您的主意。您一定要待在安全的地方,千万不要被他们看到”

祭司此番一起随军入京,主持议和, 相处得久了, 谢陟厘就发现这位神棍实则是个话痨,逮着机会便要唠唠叨叨,反反复复明示暗示, 一天八遍告诉她“神庙才是世上最安全的地方,您看您是不是回神庙去”。

谢陟厘便问他:“神庙修好了么?”

“”祭司顿了半晌,最终十分坚毅地道, “会修好的!”

长长的队伍大清早便来到了城门外,一直杵到日上中天。

初秋的太阳可称是秋老虎,毒辣辣地晒得人一层层往下淌汗。

将士们久经沙场,这点苦不算什么,一个个依然能保持整肃的军容,站得纹丝不动。但工匠们却有点受不了,悄声嘀咕:“这得等到什么时候?”

向来没什么规矩的北狄人更是有几分暴躁,喊道:“你们皇帝到底来不来啊?!这军犒不犒了?”

城门依然坚闭,城墙上旌旗猎猎,仿佛是严阵以待。

谢陟厘站在队伍的末端,与风煊之间隔着无数的人头,只能凭那面高扬的烈焰军旗去分辨风煊的位置。

不知道他现在是个什么神情?

会有点难过吧?

她心里默默地想。

风煊很少会说起自己的父兄,但她听风焕和路山成他们口里的意思,皇帝日日沉迷女色,太子则对风煊有诸多不满,想来是故意把风煊晾在这里,好给风煊一个下马威。

她只想到了这一层。

后来才明白,太子抹风煊的面子只是第一层,第二层是想把风煊晾到气急败坏,但凡风煊有些许不耐烦,太子手底下养着的那些言官就有事做了。

但风煊没有。

他沉默地立在日光下,甚至没有骑在马上,站在队伍的最前端,身姿如铁枪般挺拔,面容冷峻而英挺,周身却有渊渟岳峙之气。

城门是没开,但城外还有不少老百姓。

老百姓们拿出看庙会的热情围观。

有热心国事的,知道这是刚刚为大央平定北狄的大将军,纷纷拿了熟鸡蛋与果子送给将士们。

至于那些不甚热心国事的,其中以大妈们为代表,她们一面磕着瓜子儿,一面在人群中指指点点:“哎哟,这个将军生得可真俊!又这么会打仗,莫不是个天神下凡吧?”

太子的幕僚一看不好,不单没晾出点文章来,反而给风煊整出了名望,当即建议太子赶快出迎。

太子沉着脸,命人打开城门。

城门一开,太子脸上便换上了欢畅的笑容,走过去,万分热情地道:“七弟,孤可算是把你盼回来了。”

风煊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自家兄弟,何必见外?”太子忙扶起他,“父皇原本是要亲自来的,偏偏新进的那位璧贵人不知怎地受了点惊吓,父皇便去哄美人了,只能是孤来,七弟不会嫌父皇怠慢吧?”

哪怕是隔着一层铠甲,那双搭在袖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