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日子就这样幸福顺遂地过了下去,
直到三个月后的一日,
昭华晨起梳妆毕,正欲带着承煜去上早朝之际,
忽见小福子冒失地跑了进来,急切与她报道:
“太后!康大人和杨大人他们......他们连同许多朝臣早早集结于朝阳宫外,闹了起来!”
昭华对镜自照,闲闲取过深红色的口脂来,于唇间一抿着色,随口问:
“闹什么?”
小福子压低了声音,惶恐道:“他们说自新帝登基,朝政皆由太后在理,意指太后把持朝政,祸乱朝纲......故而今日集结于此,是要逼着太后退位,意在......去母留子。”
“哼。”昭华冷笑,“真是好大的口气。”
话落敞袖起身,决绝向宫外行去。
小福子方才见了前朝那些男子们围拢成团的阵势,多少为昭华捏了把汗,于是拦她,
“太后......此番他们有备而来,太后还是先避一避吧?”
而昭华却轻巧地拨开了小福子拦在面前的手,不怒自威道:
“哀家偏要去。哀家倒要去看看,连先帝都折在了哀家手上,这些个前朝遗臣,还能在哀家眼皮子底下,翻出些什么风浪来。”
【第481章 携生死簿1】
今日的朝阳宫,与往日上朝前夕的寂静大有不同。
帝未至,朝臣们便已经丢了规矩,于金銮殿高声呼喝起来。
而这些人中,又以中堂令杨大人的情绪最为高涨,
听他一句三叹,悲愤交加道:
“启朝泱泱大国,百年来从未有过女子当政的荒诞事!如今太后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凡此种种要边陲异国瞧着,岂非要笑掉大牙!?且女子治国,多有妇人之仁,长此以往,只怕让异国欺压到头上来,都是没了还手之力!”
有人附和他,“国之大事岂能听她一届女流定夺?我听说每日送去朝阳宫的奏折,朱批都是落在太后手中,这真是千古未闻的奇事!今日诸位大臣必得齐心迫政,让太后退位于前朝,还政于君!否则这天下,迟早会被她贻害殆尽!”
在此起彼伏的应和声中,也有朝臣持有反对意见,
“太后虽为女子,但自先帝驾崩,新帝登基,太后执政的这两个多月来,所做决断无一不是对启朝有利的。蒙古、胡部、烛阴,皆将每年的岁供翻了三成,且与启朝缔结契约,无偿出兵交与启军,帮助启朝戍守边关。南蛮觊觎启朝多年,一直以来都蠢蠢欲动,近来于外部威压之下,不也是消停了不少。”
可这些夸赞昭华的话,却被那些要造乱的朝臣们选择性屏蔽了。
在他们看来,女性自生下来就该依附于男性,要他们允许一个女子凌驾于他们之上,实乃天方夜谭。
作为昭华养父的洛大人,此刻为着避嫌,也并未偏袒昭华,而是中肯地说了句,
“如今皇上尚年幼,如何能独自处理这诸多繁琐政务?”
而杨大人似乎一直都在盯着洛大人,只等他开腔说一句话,就迫不及待地呛了回去,
“先帝遗诏,写明新君登基后,是要‘中外文武群臣,其同心佐理’,可没让一届女流在这儿僭越干政!再者说,洛大人是太后的养父,自然是想让太后继续把持朝政,以延续你洛家的风光了!”
“你......”
“皇上临朝,太后驾到~”
双方争执不下之际,御前太监肃声一唤,旋即止了纷争。
承煜与昭华分别落座幕前幕后,
只等母子齐齐落座后,才听昭华在垂帘后笑着说:
“诸位大臣今日可好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