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2)

鸣蝉 谢嘉琅谢六爷 2080 字 15天前

冯老先生坐下,摆摆手,剪断陈教谕的话,先慢条斯理地喝茶。

他喝茶要品,要嗅,要闻,要一口一口地咂摸,一盏茶喝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时间。

几位学官急得干瞪眼,又不敢催促,只能在心里默念清心咒。

冯老先生喝完茶,抬手:“拿来。”

陈教谕立刻把一叠文章递过去。冯老先生接过,他喝茶慢,看文章却是一目十行,很快就把所有文章看完了,点头,道:“可。”

众人松口气。

冯老先生抽出几张字纸,放在案上最左边。

“优。”

再抽出几张,放在旁边,“良。”

剩下的堆成一摞,“还算通顺。”

众人交换一个眼神,再看他分出类别的文章,心中暗暗佩服:这些文章是他们从所有学生中挑选出来的,此前众人各持己见,经过激烈的争论,已经初步评选出名次,冯老先生一来,匆匆看过一遍就分好了,而且评选的结果和他们的讨论几乎一样。

“学生佩服……”

冯老先生淡淡一摆手,“看得多罢了。”

陈教谕面露为难之色,道:“只是有一篇文章,需要向老先生细细道来,请老先生再细看一遍。”

他抽出一篇文章,交给冯老先生。

冯老先生气呼呼地哼一声。

“怎么,难道我评的优良有错?”

他接过文章细看一遍,把字纸甩得哗啦响,“我看过了,字句畅达,结构严谨,阐述详实,而且言之有物,不管看过多少遍,是优!”

众人对望,脸上神情复杂。

冯老先生看他们神情不对,皱眉:“这篇文章没问题,那就是写这篇文章的人有问题了。”

陈教谕叹口气,点点头,“正是如此。”

按大晋的官学制度,县学每年可以向州学举荐人才。这两年有一个学生的文章多次得到几位学官的赞赏,而他本人学习刻苦,性情坚毅,原本可以举荐他去州学,但是陈教谕不敢把那个学生的名字报上去,拖了一年,今年众人再次因为要不要举荐他争执不下。

冯老先生问:“他心术不正?”

陈教谕摇头,“这名学生只是孤僻了些,未曾听说有什么不义之举。”

“那就是他身份低贱?还是父母亲人有作奸犯科的?”

陈教谕摇头,“他是学生世交家的公子,家世清白。父母虽然和离,但都合乎规矩,好聚好散,未起龃龉。”

冯老先生奇道:“那你们为什么不敢举荐他?”

陈教谕小声说:“他身患怪疾,平时看着好端端的,发病时全身僵直不动,据说以后可能变成瘫子。”

冯老先生立刻摇头:“那便不能举荐了,文章虽好,其人有怪疾,去了州学也只会惹人耻笑,反而是害他,与其要他去州学丢人现眼,不如罢了。”

陈教谕叹息道:“我原也是这个意思,他是江州子弟,我们江州县学可以破格录取他,让他附学,到了州学,却不一样了。”

冯老先生抚须:“既然你已经拿定主意,为什么又犯难?”

陈教谕苦笑,拿起文章,“不瞒先生,因为这篇治水论,学生起了爱才之心。”

“喔?”

冯老先生一把抢过文章,又从头逐字逐句看一遍。

陈教谕脸上现出几分笑意,慢慢道:“这些孩子年纪还小,写治水论,无非是翻阅典籍,总结前人经验,《海内经》、《水经》、《水部式》、《河防通议》、《河防令》……只要多看几本书,善于总结,思路清晰,文章便有论点,这篇文章也是如此……不过难就难在,他说到农时、徭役……”

冯老先生明白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