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坊后院看看。”
妇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胆子大的两个紧紧攥着对方的胳膊进去看。
看完出来,两个妇人满脸激动,争相把手指按进印泥里:“我签!我签!”
就算绣坊不给工钱,她们也要签啊!学会本事,一家人都有活路了!
妇人们奉承谢蝉:“您真是菩萨心肠,这样的技法不留着传家,教给我们这些人……”
谢蝉微微一笑,“我也是从别处学来的。”
技法藏着掖着,于她没什么大用,不如教给所有人,一来让绣坊有稳定的供货,二来打出江州织绣的名声,三来,帮助这些妇人学会一个谋生手艺,勤劳踏实的可以靠手艺养活自己。
顺手的事,何乐而不为?
忙乱中,谢蝉看到那天跪下请伙计收下她绣品的妇人。
妇人见到她,先道谢不迭。“谁都有为难的时候,区区小事,阿嫂不必挂怀。”谢蝉道,“不过绣坊招收绣娘,不讲人情,只看技法,阿嫂的技法合格,就能签订契书,若不合格,阿嫂还得练练。”
妇人忙道:“您说的是,正是这个道理。”
*
到吕贞娘出嫁的那一日,她头戴珠翠花冠,身上赶制出来的嫁衣锦绣辉煌,光彩绚丽,所过之处,嫁衣上的锦兽繁花折射出一道道闪耀华光。
不止宾客们啧啧称奇,来迎亲的蒋家人也颇为惊异,找吕夫人打听嫁衣是什么丝锦。
谢六爷又接了几家买卖。
谢蝉把绣坊隔壁的院落买下,全部打通,添了十几架织机。
她每天忙忙碌碌,收到谢嘉琅的信时,窗外大雪纷飞,檐下挂了晶莹的冰柱。
谢嘉琅信上说,冯老先生今年在安州老友家过年,要他随侍左右,过年他和谢嘉文不回来了。
谢蝉很久没看到哥哥了,看完信,有点失落,不过想到冯老先生是在器重谢嘉琅,又替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