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后来,我将商行交给了收养的孩子。
一个人回到秦府。
按照记忆中的样子,我将这里重新修回了原样。
幼时,我们三人一起疯跑的院子。
少钦回国时,他送我胸针的厅堂。
新阳第一次教我跳舞的花园。
我一个人在这里一遍遍地走着,仿佛他们就在我身边。
五年、十年、二十年,始终没有少钦的消息。
直到我六十岁。
收养的孩子中,最大的也已经成了中年人。
他的官做得很大,却还是每周都来看望我。
这天,他伏在我的床头。
「娘,爹找到了。」
油尽灯枯的身体好似突然注入了力量。
我坐在身来抓住他的手。
我穿着宽大的上袄,下身是绣着花鸟图的马面裙,十八条凤尾搭在外面,刚好可以盖住我的小脚。
这是我们三人长大后第一次相见时的衣服,几十年前的衣服,再穿起来宽大得不得了。
我第一次坐上了飞机,来到国家另一头的东北。
正是清明时节,穿着校服的孩子们在陵园里敬礼默哀。
离去时,他们还有礼貌地对我打招呼。
孩子扶着我走到一个小土包前。
墓碑上写着,抗日烈士秦少钦之墓。
「秦师长在 1939 年的讨伐战争中被身边的叛徒暴露了位置,在林海中独自与敌人周旋了五个昼夜后壮烈牺牲。」
身旁的年轻人眼含泪花解释道。
1939 年,那年他一个人在远离千里的地方为国捐躯,我在家乡用货船为前线送药。
我没有辜负他,他亦没有辜负我。
25.
孩子提议要不要把少钦的尸骨迁回南方,这样也方便时时去祭扫。
我拒绝了,这里是他为之奋战流血的地方,他应当同他的战友在一起。
而我,死后自会回到他的身边。
回家后,我的身体终于再也支撑不住。
弥留时,我听见有人问我:「奶奶,您的入党介绍人是谁?」
「我的入党介绍人,是秦少钦和顾新阳。」
我死后,孩子们将我葬在了新阳和他爱人的衣冠冢旁。
三座小小的坟墓面向着遥远的东北。??
我们终会在一次相遇。
番外
我的妻子,是一个传统的女人。
幼时,我们三人是最好的朋友。
她和新阳像假小子一样跟着我爬树疯跑,我因着大了几岁,挨了父亲不少的打。
守卿六岁时,突然被她母亲拘在了家里一年。
再出门时,她变了。
她变得沉默,再也不能跑跑跳跳。
她的身旁也多了一个人,叫抱娘。
守卿有些不喜欢她,同我们一起时,从不要她抱着。
我和新阳悄悄商议,走路时要慢些、再慢些,等等我们的守卿。
后来,父亲送我去留洋读书,我第一次见识到了外国人的新思想。
每次我看到学校里那些女同学读书的模样,总会想到那个沉默的小人儿。
她的脚小小的,像一只莲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