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啊?你忘了?还是你提起的。”

“我后悔了,当时该拦住你的。”邬常安没忘,他故意问的,就是希冀他大哥改变主意了。他正色说:“还要去啊?山里的野兽找不到食,你跟我大嫂走在路上可不安全。”

陶椿挟两根酸笋喂嘴里嚼,她看向大哥大嫂,没有说话。

邬常顺跟姜红玉也没说话,夫妻俩沉默地吃了一顿饭,到底是记挂孩子的心思占了上风,还是决定走这一趟。再一个,姜红玉着实是想趁此机会回娘家多住些日子,一旦她怀了老二,又是两三年离不了家,她爹娘一日比一日老,等不了几个两三年。

邬常安悔得想自扇嘴巴,他琢磨着说:“我待会儿去问问两个堂兄,再喊上姐夫和青云哥,我们四个送你们过去,隔日我们再结伴回来。”

邬常顺摆手,“算了,劳师动众的。”

但邬常安主意已定,爹娘离世,他只剩两个同胞手足了,要是亲哥再出事,他余生都不安稳。

“大嫂,你们陵里有没有啥独特的东西?就是我们陵里没有的,但又用得上的。”陶椿问。

在座的三人意会到她的意思,老大夫妻俩俱拧眉思索,末了,姜红玉说:“我们陵里水多,鱼多,冬天有新鲜的鱼,还有就是有个山洞,有新鲜的菜。”

“冬天能撒网捕鱼吗?”陶椿问,“我们陵里拿粉条换。”

姜红玉思索一下,说:“可以。”

陶椿闻言,她让邬常安陪着,夫妻俩先去陵长家一趟。二人到的时候,陵长和年婶子老两口还睡在床上,老两口年纪大了,在风雪天熬了半宿,身子骨受不了,病倒是没病,就是没精神也没胃口,估摸要养三五天才能打起精神。

陶椿先关切一番,为了不打扰陵长和年婶子,她长话短说,也没有隐瞒,主动坦白过两天邬老三要喊几个好兄弟送他大哥大嫂去康陵,既然要走这一趟,要不要多喊三五个人,用粉条去康陵换些鲜鱼和新鲜的青菜。

年婶子跟陵长没想法,目前粮食充足,又有猪羊肉过冬,他们对鲜鱼和新鲜的菜是可有可无。不过这只是他们老两口的想法,也不晓得陵里其他的人有没有别的想法,故而没有阻拦,但也不主张,而是让邬家兄弟俩去陵里挨家挨户问。

“粉条都分下去了,公中就不出粮食了,谁家想换谁家拿粉条给你们,不愿意出人同行,那你们就收利钱,也算跑这一趟的酬劳。”陵长说。

邬常安应下。

过了明路,邬常安和陶椿就不打扰了,夫妻俩出门,先跟附近的几户人家打听。

胡家全和胡家文兄弟俩不愿意大雪天出远门,但愿意拿粉条换鲜鱼和鲜菜,对于陶椿提出的十斤粉条收三成利也没意见。胡老的儿子胡青峰一听又要出远门换东西,他争着抢着也要跟去,不仅自己去,他还拖上他姐夫,于是同行的人就多了两个。

陶椿跟邬常安在陵里转了半天,问了二十家,凑够了四个同行的人,也凑了二百三十斤粉条。

次日,邬家兄弟俩又出去半天,又拉了两个同行的人,这还不包含他们的堂兄弟以及杜月和陈青云。

下午的时候,邬家兄弟俩赶着刀疤脸拖个雪橇挨家挨户收粉条,陶椿和姜红玉则是在家抓紧时间熬牛油做火锅料,昨天她跟邬常安在陵里奔走的时候,陵里的人见到她就催问火锅料。

一整个白天加一个夜晚,妯娌俩就没闲过,一口气把两筐牛油都熬成了油,做了四锅火锅料。邬常安做的五个木托盘压根没空过,盛上热油端出去冻着,凝固了倒出来,再盛上热油端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