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顶着压力欲封还诏旨,御史台进谏的折子次日像雪花一样飞来,皇帝大发雷霆,短短两日竟接连罢免并斩杀了数名官员,震得朝臣肝胆俱裂!

这是弘武帝登基以来,手段最为血腥和残暴的一次,朝臣们完全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费阁老察觉事情不妙,连夜去太师府。

皇后虽咽不下这口气,但还是面色铁青地拍了一把桌面:“本宫跟一个死人,较什么劲!”

皇帝失了理智,一意孤行,为了一个“死人”,朝臣要与皇帝相争,最后只有两败俱伤,得不偿失,内阁不敢再封还诏旨,很快圣德皇后的丧事被操持起来,

朝臣们大有尽快把这个“死人”送出宫,快快了事,与皇帝结束这场争执之意。

圣德皇后的遗体在盈袖阁停灵七天,七天后封棺,很快就要被奉移出宫。

朝中人人都知道这活儿是个烫手山芋,接手圣德皇后治丧之事,便要得罪郭太师与郭皇后,故人人避之不及。

丧仪之事,本该由礼部尚书主持,可是礼部尚书不愿得罪郭太师,就将此事推给礼部左右侍郎,礼部左右侍郎也是人精,于是这事一推再推,就落到了一个倒霉蛋身上

礼部郎中,沈持珏。

说到这个沈持珏,弘武二年登科取士,乃二甲传胪(第四名),只不过此人出身着实差了些,不及当年的前三甲:

一个是郭皇后表弟,郭太师之外甥谢为;一个是淑妃堂兄,罗大将军之侄罗争言,最后一个乃是费阁老的门生。

糊名阅卷时,这个沈持珏曾评为一甲第一,本该为状元,当考官进呈前十名试卷给皇上阅览时,最后皇上只点了传胪。

徐美人追封为皇后,以皇后之尊下葬,乃是嫔妃最高礼制,其丧仪就繁琐了不是一点点。

沈持珏身为圣德皇后丧仪主事官,据典章呈《大行皇后丧仪事宜疏》,并为其梳理陪葬清单。

清单呈给皇帝再批复下来时,皇帝又附了数页,竟开了私库,又私自添加了无数的金银玉器珍宝,其手笔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沈持珏身为主事官,本该劝谏,但他想了想,并没有这么做。

弘武帝其人性情古怪,难以捉摸,民间不少文人义士批其为“暴君”,可沈持珏入仕之后,却发现世人眼中的“暴君”,或许并不是 “暴君”。

他的很多政策,很多行为,都十分狠辣强硬,他不是一个好相处的皇帝,朝臣们畏惧他,疏远他,但是,他算得上一位好皇帝。

而如今,沈持珏又不经意间窥见,这位“暴君”心中,其实亦有柔情的一面。

天子称孤家寡人,这个天下,能懂这位帝王的人,不多。

第七日,圣德皇后大敛封棺,沈持珏与内务府的人入盈袖阁,封存其生前所用之物,这些东西,都将随圣德皇后葬入帝陵。

沈持珏走进盈袖阁的书房,看到一面墙,堆了满满一墙的佛经。

这位圣德皇后身份特殊,据说这些佛经,是她为先太子所抄,抄了整整六年。

第560章 前世未了事5·羞辱

内务府来整理东西的太监不知这些佛经,要不要封存入陪葬品,忙过来请示沈持珏。

沈持珏看着这满满一墙的佛经,内心一时震撼不已。

该是怎么样的人,才配得上这样一个女子的深情。

他想了想,忽道:“不必,封好,改日送到相国寺吧。”

佛经,是为她深爱的人祈福,沈持珏亦不愿玷污这个女子,这样厚重的心意。

但愿,她替其日日抄经的那个人,配得上她这样的爱意,莫相负。

可是看着这些佛经,沈持珏却猛地意识到,也许这么多年来,并不是皇帝要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