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嘴快:“回陛下,是人参,我问妹妹要来着,只是药铺里都断了货,这东西又有时效,宫里也没多余的,幸好陈伯父家里还有。”玉帝拍拍额头:“真是的,我疏忽了。我们都年轻,这东西宫里用的不多,人参乡这两年夏天发大水冬天遭雪灾,我就免了他们赋税朝贡,却忽视了病人的用药。”
杨信缓声道:“陛下不必自责,臣也赞成豁免。为了一点保养叫百姓寒冬也过不安稳,实在罪过。何况臣也好了,已经停了药,不必再吃了。”严老夫人说:“陛下不必担心他。人参乡连年遭灾,地也废了,确实该休养几年。”
一时备好午饭,武啸来请玉帝移驾,玉帝笑道:“什么移驾不移驾的,看这摆设,我猜你们平时就在外厅吃,今天也不必麻烦,又没外人,何必再要那些虚礼,叫太尉少冒风才是。”众人便在外厅入席。
席间杨信又谈起军政,玉帝笑道:“今天回门,说点家常,这些朝政,留着改日御书房说吧!”杨信连连摆手:“臣近日恐怕仍不能入宫,原想写个奏本,又有些眼花,总写坏了,不能呈上。今日陛下来了,趁此机会奏上,也免得误事。”
玉帝便说:“你也太实诚了,说是奏章必须亲笔书写,如今也没多少人真的遵守,你就叫泰和代笔又能如何?”“太祖定此规定,也是为了避免有人趁机欺上瞒下,臣负责军机大事,岂能带头坏了风气呢?”
玉帝说:“回宫朕就下旨,诸臣有眼花、卧病等情况,不能亲笔书写奏章者,可着人代笔,只是执笔者务必一字不错,将口述内容完整记下呈上,且需注明何人受权代笔,代笔者也要同担责任,若出了纰漏,一并受罚。这总行了吧?”说罢又叹气:“太尉,你如今才多大,就这样多病,可知平日里不爱惜身体。泰和年轻,安和还要顾着宫里,你这一病,连着将军也不能上朝,如今的朝堂,叫我指望谁去?”杨信说:“所以臣将武举推上正轨,将来陛下自会有源源不断的天子门生,可靠大将,不必烦恼了。”
玉帝说:“外人终究不如自家挨皮贴肉,单看郑良田那匹夫的遭遇,也知道谁靠得住。”杨信敏锐得很:“陛下似乎对郑良田不满?”杨戬忙悄悄踢了玉帝一脚,接口道:“可别提了,他说话粗鄙,又总惹事,不通人情,还在户部大堂殴打官员,陛下没少头疼。真真是个乡野匹夫!”
杨信不知玉帝气恼的真正缘故,信以为真,认真劝谏玉帝:“陛下,他是个乡下小民,兴许礼节差了些,但确实是个人才。大坤缺的何止是人粮食?莫说战马,就是猪牛羊鸡狗鹅鸭的,也缺饲料。猪没有豆饼南瓜就不肥,牛羊马吃精草料,可也不能只吃草,鸡鸭鹅也要吃粗粮鱼虾,如今是人和牲畜一起争那点口中食,百姓惨啊!土地肥了,出产的粮食多了,才能又供人又畜牧,百姓吃饱了吃好了,身体壮了,大坤才有精兵可用。您别跟他生气,好好教导他,三十年内,他能为大坤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七一<零舞八:八^舞.九"零
玉帝看杨信说得情急气喘,忙答应了:“朕只是私下里跟安和说两句,平时他要什么朕都给他弄。”杨信点点头,又说杨戬:“你在陛下身边,要时常劝着点。你的职责是让陛下消气息怒,协助陛下平心静气处理政务,可不要使性子,更不要看不起平民出身的官员,在陛下面前煽风点火。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我知道有些公子小姐嫌弃他们泥腿子,可是要想延续富贵,经营理家,就不能不懂土里泥里的事。”
杨戬说:“我都劝着呢,你放心吧!”玉帝也说:“太尉冤枉安和了,安和处理朝政颇有智慧,待朕一向尽心尽力,郑良田与户部不和的难题还是她解决的呢!”武啸说:“老头赶紧吃你的,饭都凉了,你女儿要是不着调,看不上泥腿子,能跟家里要地当试验田?小儿女说点私话也要你管!”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