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会这时候生事?甜白县怎么了?”吏部官员唯恐担责任,只说刁民凶蛮愚昧,难以劝说:“正是喜气时节,请陛下早作处置,莫扰了国计民生。”玉帝没有急着下决定:“正因喜气时节,家家户户都该置办年货了,朕才奇怪。他们为何聚集?发生了什么事?”

细问之下也不过寻常事罢了:冬日大雪压塌了房子,百姓流离失所,当地粮仓却是空的。如何不闹事?

玉帝便说:“既然事出有因,就不要处罚他们了。着扶民司去放粮救济,安排住处。春耕时再借给农人耕牛,给他们好种子。若灾情严重,甜白县的赋税减免。周边几个县如果也有灾情,据实上报,不得隐瞒!若有人曲解朕意,以朕只提了甜白县的救助为由,对其他村子的灾情视而不见,横行狂暴,查出来一概从重处置!你们是大坤的栋梁之材,不要逼得大坤百姓没有活路。”

杨信病愈,只是身体仍然虚弱,今日只有泰和来送消息,玉帝吩咐了太医用心调理,倒听说平国公常去看他,两人关系近来不错。玉帝很是高兴,先赏了陈安,又在番邦贡品中挑了些皇后喜欢的,送去平阳宫。

将到午饭时,宫人奏报,说长宁公主来了。

长宁生在皇家,原也知道宫中淫荡,但玉帝不准太监宫女混说,太后又很疼爱女儿,长宁对男女之事只是懂个大概,并不清楚细节。直到威亲王驯奴,她看得裤子湿透,才知道为何母后要留她在宫中不外嫁。好在无人注意到她的异样,辗转反侧一夜,倒更想知道这事了。招了太后宫里的嬷嬷来问,那嬷嬷收了外头的好处,只讲谁家的公子俊俏,谁家的郎君体贴,并不提如何驭奴,长宁听得兴趣缺缺。

恰好太后昨晚发情,叫得煎熬,今日招了刑房老太监,一大早便被鞭子抽烂了淫蒂。长宁又羞又兴奋,便躲了出来,又不敢去其他地方,只好来找哥哥了。

玉帝很高兴:“安和前阵子弄了一大堆腊肠腊肉,做得十分好吃,你也尝尝。”长宁只是被迫栖身道观,又不是真的信奉,平时顿顿偷着吃肉。玉帝心疼妹妹,只觉要养身体,故而不但不拦着,还帮她遮掩。杨戬却不知大坤的道观原是吃素,送了皇后几筐,想着也该疼疼多病多灾的瘦弱小姑子,又装了满满一车肉叫人送去玉皇庙,若不是宫门口的守将长了脑子,拦下来先去请示玉帝,还有一场热闹要看。为此杨戬大为不满,指责玉帝刻薄亲妹妹,是个王八蛋哥哥。

玉帝哼了一声:“要不是朕拦着,玉皇庙的清净名声就被这堆荤腥冲没了。”长宁边吃边听,正乐着呢,猛然间小腹一股暖流,阴唇又有些疼,她不知道缘故,这疼过去得极快,她也就不再着意。玉帝给她盛了一碗羊肉汤:“这是护国公府送来的滩羊,极为鲜美。”长宁说:“我上次去护国公府吃了的。哥哥不要只顾我,你也快吃饭。”

吃饱喝足,长宁只觉身下湿漉漉的,不明所以站起来,伺候的宫女眼尖,上前轻声说:“恭喜公主,这是来癸水了。”

玉帝大喜,忙命挑个稳重的去禀报太后。长宁自幼久病不愈,配药的老和尚曾说,待长大些,若能有癸水相助,更易排毒。哪想到长宁长了十八年,连正常的癸水都没有。太后偷着哭了不知多少次,忧心女儿寿数。如今闻听喜讯,太后终于松了口气,赏了报信的小宫女:“公主在皇帝那里?叫她不要乱动,切莫着了凉。”

长宁正在御书房歇息,玉帝给她盖好被子,手里塞了热茶,装了两个暖水皮袋,一个暖着脚底,一个暖着肚子,又问她头晕不晕,腰疼不疼,腿酸不酸,肚子涨不涨。长宁直笑:“哥,你是不是平时就这么照顾女人的?”玉帝说:“是啊,安和还好些,半年一次。皇后早些年瘦弱,刚嫁来的时候,能疼昏过去,我可学了不少按摩的手艺,你嫂子们都夸好。今日也伺候伺候公主殿下?”

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