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未收到过邓静宜的任何消息。

第二十五章

陈今昭快步走到门口,接过老张手中的信封。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盖着重庆的邮戳。

陈今昭的手微微发抖,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

【阿清:

重庆的天气很潮湿。

我常常想念广州的木棉花。

你过得好吗?

我一切都好,不必挂念。

记得照顾好自己。

静宜】

陈今昭的眼泪落在纸条上。

这是邓静宜离开后第一次联系她。

回到店铺,陈今昭将纸条藏在一个绣花荷包里。

阿福正在整理一批新到的货,见她回来,高兴地迎上来。

“太太,今天收到一批好东西,您要不要看看?”

陈今昭摇摇头:“明天再说吧,我有点累。”

她独自来到后院,坐在那棵老榕树下。

拿出信纸和毛笔,给邓静宜回信。

窗外的木棉花还在落。

陈今昭忽然笑了,提笔在信纸上写道:

【静宜,广州的木棉又开了,红得像火。

我这儿一切都好,铺子来了新客人,学生们也长高了。

你在重庆,可别忘了添件衣裳……】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

陈今昭每周都会把写好的信寄往重庆。

可却再也没有收到过邓静宜的回信。

她安慰自己,也许是战事吃紧,信件往来不便。

这一年,广州城里也不太平。

街上时不时能看到穿着军装的士兵匆匆走过。

老百姓们都在传,说日本人的炮火离这儿越来越近了。

陈今昭在学校教书时,也会给学生们讲一些抗日的道理。

鼓励她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出份力。

这倒和邓静宜当初的做派有几分相似。

有一天,陈今昭去邮局寄信。

碰见了以前和邓静宜一起做事的老周。

老周神色有些慌张,见到陈今昭时,眼神躲闪。

陈今昭赶忙拉着他问:“老周,你知道静宜的消息不?我给她寄了好多信,都没个回音。”老周支支吾吾地说:“陈小姐,我……我也不太清楚,重庆那边乱得很。”

陈今昭心里犯起了嘀咕,可也不好再追问。

回到家后,陈今昭坐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

她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也开始学着邓静宜的样子。

把头发梳成简单的发髻,说话做事也有了邓静宜的沉稳劲儿。

她自嘲地笑了笑,也许是太想她了吧。

又过了一年,木棉依旧如期开放。

这一天,陈今昭正在课堂上讲课,突然听到外面一阵骚乱。

原来是日本兵打进广州城了,学校不得不停课。

陈今昭带着学生们躲进了地下室,心里却想着邓静宜,也不知道她在重庆是否平安。

等日本人的风头过去。

陈今昭回到家中,发现店铺被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