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絮擦了擦手走出来,“那你用干茅草多做几个,垫得厚些,对了,顺便把你杀猪的衣裳丢盆里,吃完了饭我去河边洗干净。”
她说着又想起游满那几身衣裳,冬天两身夏天两身,竟是没多的换洗,“等过几日丁家的寿宴结束拿到了剩下的工钱,我再去布行扯几尺布给你做身新衣。”
游满头也没回,“前两天不是才买了几尺?”
“那是做里衣的,要给你做外面的衣裳,几尺布哪里够?起码也得买个七八尺才行。”
“我还有换洗的衣服,不如先做你的吧?从去年到现在,你也没做什么新衣,还是那几身换来换去,我看春山他媳妇都做了几身。”
“那是嫂子有了身孕身量和从前不同了,自然得做几身大的才能穿得上身,否则依着从前的尺寸怎么穿?”饶絮说到这里停了下,按着田婶的说法,估摸宋莹也就在最近就要生了,朱薇娘的孩子满月他们送了礼,李春山和他们两人都更亲近些,自然也不能简薄了。
她几下炒好锅里的菜,趁着游满还在给鸡做窝的空档,跑去里屋柜子里翻出钱袋子来,这半个多月他们卖猪肉基本没卖几文钱,因着地里的活儿最近也没人做席,家里只出不进,银钱所剩无几。
前面买的猪花了一千多文,但最后只卖出去一千文,亏了两百文,一直到这两天才又开始继续买猪,算下来游满身上总共还有两千文的铜板。至于她这里,原本也只有两千多文,但丁家事先给了一半的定金,有七百文,凑到了三贯钱左右。
数好了盈余,饶絮一面端菜一面喊人,“等嫂子把孩子生下来了,还得去趟镇上买满月礼,田里水稻要开始灌水了,日夜都得看着,这边开出来的小菜园子也还没撒种,近来天气要热了,还是得先种些好养活的。”
“知道了,我改天先去镇上看看,要是有合适的就买了。”
饶絮知道他心底有数,也不多话,两人吃了晚饭一个就在家里垒鸡窝用茅草铺得厚实,一个端着木盆去河边洗衣,期间不乏有人闲聊八卦,但都和他们没多大干系。
饶絮侧耳听了几句不想话就落到自己身上来了,大多都是问孩子,她和游满成亲快有两年始终没什么信儿,眼瞅着日子好起来了,村里人自然就盘算起来了,不过都没什么恶意,还有人要给她几个偏方试试,她招架不住几个嫂子大娘的热情,也不耐烦用什么土方子,忙几下锤好衣服赶紧跑了。
没过两日就是丁家寿宴的日子,游满一大早拉着驴车把饶絮送到镇上,亲眼看着她往丁家宅子进去了,才又拖着前两天没卖完的猪肉往集市过去。
饶絮跟着那日的丫鬟往灶房过去,刚一踏进院子就发觉里面闹哄哄的,两三个婆子丫头立在外面,台阶上站着两个富态的中年男子,一左一右跟着两挎木箱子的小伙计。
葛嫂子抬手扇了两下风,转头就看见饶絮进来:“饶娘子可算是来了。”
她走过来拉着饶絮和那两个男人见一见,介绍道:“这是今儿席面的另外两位大厨,一位是专做点心面食的洪师傅,一位是做大菜的罗师傅,你们也熟识熟识,一会儿好互相帮衬。”
洪师傅长得一副慈眉善目弥勒佛的模样,看见饶絮既不惊讶也不轻视,笑眯眯地打了个招呼,更显得好相处。
罗师傅则是摸了摸挺起来的肚子,先上下打量了几眼,当着葛嫂子的面没说什么,吝啬的从嘴角挤出笑来。
饶絮年纪最轻,也没排场,连厨具菜刀都没自备过,向来是主家给什么用什么,比不得这二人在镇上经营了数十年,自然也没摆什么架子。
而且这罗师傅,初看她还没察觉什么,待走近了仔细一瞧脸,再看他身后挎着东西的小学徒,饶絮就猛然想起来曾是见过这位的,在当初她和朱薇娘回杏花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