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此话,无疑把裴少淮当极亲近的臣子看待了。

说是“托付”则有些过了,毕竟皇帝如今还不算年迈。

皇帝目光再次落在那幅字画上,“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叫裴少淮知道,皇帝亦有慈父的一面,只不过鲜于表达罢了。

泉州关银流入东宫一事,皇帝是知晓的,皇帝如此态度,其实也给了裴少淮一些暗示皇上从未想过要换储,太子即便有错,错的根本也不在太子身上。

裴少淮了然,皇上登基以前,因先帝不喜,深受嫡庶长幼之争。如今换了个位置,由己及子,皇上岂忍心让太子遭受自己曾经的磨难?

只要太子无大错,皇上就不会动他。

裴少淮应道:“微臣知晓了。”

皇帝从棋盅里重新拾了一颗棋子,欢颜笑道:“下棋下棋。”

他正准备落棋,裴少淮抢了一步,提醒道:“陛下,一码归一码……这一手轮到微臣了。”可不能耍赖。

皇帝啧啧感叹道:“这便是旗鼓相当的乐趣呀,步步必争,毫不心慈手软,除了伯渊,没得别人了。”

裴少淮一时竟分不清此话到底是褒是贬。

这一局棋下完,中途归来的萧内官这才入殿,对皇上道:“陛下,方才皇后娘娘差人过来,说是皇后亲自做了几道小菜,请陛下过去尝尝。”

皇帝见裴少淮还在,一时有些为难。

裴少淮当即说道:“皇上,府上妻儿还在等微臣,微臣也当回去了。”不叫皇帝为难。

“那今日便先这样罢。”皇帝道,“萧瑾,你替朕送送伯渊。”

“老奴遵命。”

出宫路上,裴少淮与萧内官也算是老熟人了,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些小事,不知觉便到了宫门外。

临别时,萧内官说道:“陛下今日传大人入宫觐见,原是要留大人用膳的,还特地叫御膳房添了几道菜,只是这中途坤宁宫那头来人传了话。”

从前相处的时候,萧内官温温和和,是从不僭越主子的事的,所以今日提了这么一嘴,让裴少淮觉得格外突兀。

尤其是这话里藏着些对坤宁宫的不喜,这可是内官们的大忌。

裴少淮面不改色,没应此话,谢道:“有劳萧内官相送了。”

萧内官知晓自己失了言,笑笑圆过去,道:“老奴便送到此,裴大人慢走。”

归去的路上,马车里,裴少淮深思着。

兴许正是皇后的突然“出现”,让裴少淮又想起了远在饶州府的淮王。

太子无大错,则不会失了东宫,若是太子有大错呢?

裴少淮原想远远站在岸边观望,如今不知觉地,竟已身在浑水中。

? 第 218 章

从皇宫回到府上, 天已尽黑,几位姐姐也早已回了各自的府上。

小南小风还在朝露院那边玩。

裴少淮洗了个热水澡,坐在大澡桶里, 将巾帛的水拧去,热敷在额上,眯着眼歇息了好一会儿,有些头疼。

皇上交代的事,不好办。

一边是天子驭臣子, 使其地位巩固;另一边是天子防臣子, 希望臣子们一心奉公。这本就是一条悖论,无怪历代天子与文臣之间能纠纠葛葛好几百年。

……

翌日安排得很满,上晌先去了一趟徐府拜见段夫子。

段夫子衰老了许多, 裴少淮三年不见,对比之下,感觉尤为明显。

岁月最是催人老, 春去秋来不待人。

夫子的体寒症又重了几分, 眼下还未入冬, 屋内四角已经摆上了炉子。裴少淮握着段夫子枯槁的手,微凉, 搓了好一会儿也没能捂热。

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