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父亲没同你说明白。”燕承诏皱眉道,干脆统统把条件道出,“令姐入宫确由王府造成,父亲知晓后,为时已晚,实属无奈。秋后,我奉圣上之命护送顺平公主出嫁,事成之后,依照旧规我可向圣上、皇后娘娘问赏。令姐是因王府世子之错而入宫,由我这个当弟弟的领罪,帮令姐出宫,如何?”
燕承诏用的是王府世子,而非长兄,谈及领罪二字时,更是流露出些许厌恶。
可见,他并不屑于在外人面前掩饰他和长兄之间糟糕的关系。
裴少津终于明白燕承诏为何打一入门就带着些不情愿的怒意,为何躲开了亲侄子的百日宴上有一个糟糕的兄长,犯了错事,父亲却要弟弟替兄长收拾残局。
当裴少津听到燕承诏说能帮姐姐出宫时,他的眼睛还是亮了亮,不知条件是何,不知姐姐愿意与否,但至少是个机会,有总比无强。但下一瞬,当他想到“问赏”总是要有理由的,立即想通了几分,这恐怕不是甚么好事。
他问道:“燕将军以何缘由问赏?”
“你放心,我不是他。”燕承诏道,“我乃庶出,尚未婚配。”
听闻早料想到的答案,裴少津还是定住了,不知如何应答。
姐姐因不嫁王府而进宫,如今若是因嫁王府而出宫,姐姐是万不可能答应的。
燕承诏起身,取回绣春刀,言道:“话已说完,接下来不是裴二公子可以自己决定的事了,请裴二公子回府同家人商量罢,秋日前知会我便可。”
又道:“戏楼里的《紫钗记》才唱到灞桥饯行,恕不远送。”而后快步离去。
? 第 65 章
裴少津返回伯爵府的路上, 心中愈想愈吃怒,他年岁小,方才有些事一时没能想通透, 如今再揣摩,愈发觉得安平郡王府不安好心。
少津暗想,安平王爷明里是想和缓两府关系,实则想吃定伯爵府。伯爵府好不容易有些起色,万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贼惦记上了, 裴少津绝不会让姐姐嫁入贼窝。
不得不说, 安平郡王这个老奸巨猾,选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对策”, 不管是时机还是人心,他都拿捏得很准。
女官五年一放,这是宫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