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庭,除却个别人外,并未收到待见,还有不少人对着她窃窃私语。
如此种种,落入她眼中,不过端起茶盏来品一口的事,算不得什么。
满腔哭诉质问,然而战火烽烟,在他们眼里只是风雨一宿,千秋一梦。
席间,一众公子小姐中,有同裴筠庭不对付的,有偷偷仰慕燕怀瑾,暗骂她狼心狗肺的,也有憋着一股气想要为难她这个卖国贼的。
曾经替她撑腰的人皆不在场,任谁都以为,无论叛国之事真假与否,裴筠庭都难逃此劫。
毕竟书生难惹权贵,有些人单纯看热闹,有些人则敢怒不敢言。
对诗环节,作为众推的擂主,首当其冲者,裴筠庭气定神闲,见招拆招,仿佛根本没将好事之人放在眼中。
例如此时,钦天监监正之女苏芷对出上句:“大雪封山铸银屋。”
没过一口茶的功夫,她便接上了下句:“小炉炭火红珊瑚。”
再有一句:“云尽月如练。”
她亦对答如流:“水凉风似秋。”
循环往复,除偶有顿误外,堪称能言善辩,出口成章,从始至终收放自如。不少旁观者被她的才学气度所折服,态度稍有转变。
挑事者挑不出大的错处,也逐渐失了兴趣,不再只抓着她一人挤兑。
裴筠庭暗自苦笑,堂堂一介武将之女,竟沦落到靠真才实学取胜的地步,实在滑稽。
正想着,对面却突然有一位少年站出来,直指她脑门,戏谑道:“裴二小姐文采如此出类拔萃,想必武功差不到何处吧?不如你我切磋一番,好让大伙开开眼界。”
身后几人附和道:“对啊,光作诗有什么乐趣,看会儿子别的也不错。”
认出那是京师殿帅之子,高添扬后,她正思忖是否接受时,余光忽然瞥见有一行人朝自己走来,侧首一看,骤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