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苗林林,跟在她们的身后听了一会八卦,才明白其中的内情。
张秀才年少英才,十五岁就考取了功名,成了村中唯一的秀才。
他岳父家是外来户,不过条件不错,见张秀才奇货可居,便将上赶着将女儿程彩云嫁给了张秀才,并资助张秀才读书。
成了亲之后,二人到是恩恩爱爱的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可是也不知道是贪恋美色懈怠了读书,还是运气已经耗光,张秀才一连考了十年都没能更进一步。
张家自然不认为是张秀才学问不到家,都将怨气洒在了程彩云的身上,认为是程彩云将霉运带进了张家。
再加上程彩云一直未能生下一儿半女,张家老太太的怒火就更盛了,即便不和小儿子张秀才住在一起,也时常将张秀才叫到身边灌输儿媳妇的坏话。
一来二去,张秀才越发不满,在私塾中挣到的银钱也不交给程彩云,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回一趟家,不是住在私塾中,就是到相好的寡妇家厮混。
这些村里人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张秀才是唯一读书有成的人,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了私塾能收其他村子的孩子读书,自己孩子不用交那么多束脩,还帮着张秀才隐瞒。
第二十四章私塾
“大姐,文苑私塾的先生不是好人对吗?”从张村出来,苗奎山板着脸询问。
“为什么这么说?”苗林林回头,正色问道。
“张秀才考不上举人肯定是学问不到家,可他却怪罪妻子,随意殴打妻子,而且还……”苗奎山皱着鼻子说不出口。
苗林林知道苗奎山是听了那些妇人的话,想要说张秀才和寡妇厮混,却羞于说出口。
她之所以问苗奎山这些,便是想要引导弟弟正确的思维,即便在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于男子,她也不希望自己弟弟是个瞧不起女子的人。
苗奎山果然没让她失望,小小年纪便能想到这么多,若是早点启蒙,前途不可限量,不过现在苗奎山才十岁,时间还不晚。
“你说的没错,张秀才心性有问题,所以我们不去文苑私塾。”苗林林疼爱的揉了揉苗奎山的脑袋瓜,她的弟弟值得更好的。
苗奎山苦了小脸,“大姐,你的意思是去镇上的私塾?”穷人家的孩子早立事,他喜欢读书,便下意识留意过有关私塾的消息,是知道镇上还有一个更好的私塾。
只是更好就意味这更贵,在镇上读书,不只花销大,来回还不方便,需要住在学舍中,听说学舍可贵了,吃一顿饭要五个铜板!
“先回家再说。”
张村和杨家村距离很近,不过一刻钟就回了村子,苗林林拎着束脩刚一进村,就碰见了村长的妹子,膘肥体胖的杨氏。
“呦,真是痴人妄想,穷的叮当响还敢去私塾!”杨氏冷嘲热讽。
苗林林心里一晒,果然妇女的眼睛最尖,消息最灵通,什么事都瞒不过,她前脚带着弟弟去拜师,后脚杨氏就等在村头堵她。
“杨婶子好学问,竟然还知道用成语。”苗林林笑眯眯回答,不就是想要看热闹吗,那就让她看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