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3)

“娘,一会儿她说什么,您可千万别应下。咱家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卖儿送女的伤天理,您可不敢糊涂啊。”李氏临迎上去的时候,崔玉赶紧在她边上嘟囔了几句。最后因为不放心,她干脆也找送水的机会凑到了俩人跟前,坐在炕边上听着俩人说闲话。

果然花婶子刚夸了崔玉没两句,就话锋一转再次提起了三妮的事儿。这次说的倒是好听,说县里有户好人家,开着个馒头坊。家里就个三儿子,没个闺女。这些年,人家两口子怎么盼也没盼上闺女,一来二去的就愈发稀罕要个闺女。

话里话外,说的可都是为三妮好,什么日后必定能想员外家的小姐一样过活,顿顿都能吃白米饭就肉,日后还能找个好婆家。

这话无论听在哪家贫苦人家耳朵里,都算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可偏生崔玉多了个心眼,按理说,村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哪有个风吹草动不得可劲儿的传,以彰显自个知道的多。要是真有这么一茬事儿,只怕花婶子也不会瞒着一村子人,只跟李氏说。

可她这些天,却并没有听说过这类消息。

当下她就笑呵呵道:“婶子心里想着三妮,我娘可是感激的很呢。但到底是自家的一口人,不到活不下去的时候,哪能说送人就送人啊?”

现在她们家里虽然穷苦,可到底也没苦到要卖儿卖女上街乞讨的地步。就算是从她跟李氏嘴里均出一口来,就能喂活三妮。再说了,花婶子那话里里外外可都禁不住推敲呢。

按着原身的记忆,花婶子在村里虽然得意,可并没有谁真的见过她那成事儿的儿子,更没见过她家汉子。所有好听的话,都是打她自个嘴里说出来的。

第13节

“你这闺女说的,难不成还见不得自家妹子享福了?那家好人家,可愿意出五两白花花的银子呢。”花婶子没想到会突然被拦了话,之前来的时候,也没见崔玉娘大胆的插话啊。而且李氏虽然没拿定主意,可也是动了心思的。想到这门事儿有可能跑空,她面上就有些不好看了。

那家馒头坊的确有三个儿子,只是老三是个傻子,七八岁了都还流口水。那家男主人没了法子,才想着打小养个身形好的闺女,给儿子当童养媳,以后好传宗接代。

原本那家是出了十两银子的,她计划着给李氏一二两就能办成这件事儿,谁知道今儿这么一打岔,生生让她多割出了三四两。想一想,她就觉得肉疼的很。

这话一出,崔玉心里咯噔一下子。看来,花婶子是真的有别的心思呢,不然上一次也不会只说人家愿意给割半扇肉了。

按着李氏的本心,她也不舍得把闺女送人,至于卖掉那更是舍不得了。她虽然不知道什么事理,却也明白把闺女卖了只怕闺女落不下好。更何况,现在家里有了进项。再有玉娘被高人指点过,万一要是犯了天理,只怕会连累儿女的。

所以如今自然也推辞了这事儿。

花婶子脸色不好看,但也没有撕破脸面,索性又说了几句皮肉不痒的就走了。等离开的时候,瞧见乖巧的跟着别的孩子玩耍的崔三妮,她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心里有了主意。

没过几天,就有人传起了闲话,说崔玉娘忒不是好歹。花婆子那么体面的人要给三妮张罗个好人家,可没等当娘的开口呢,崔玉娘就把人赶了出去。

总之话都是不中听的,弄得村里原本就看热闹不够的人,没事儿就凑到一块说道几句。

也亏得村里有几个明白事儿的,觉得不是闹荒灾的时候,谁家舍得把孩子送人啊。

“崔家现在可比闹饥荒也强不了多少了,瞧着那房顶,再有一场风可就都吹飞了。指不定把三妮留下,还是害了她呢。”水根家媳妇忍不住说道。她是本村的娘家,做闺女时候,她就算待嫁时候也要跟着家里下地。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