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壮委婉地应了句。

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更多的,还是因为条件不好,老师们很可能都会想办法跑了。

像大石村刚建村小头一年,条件差得不行,很多老师挨不住,能找关系走的人都走了。至于留下来的,也都没什么心思教书育人。

吃不饱住不好,放在谁身上估计也没心思。

姜安安听后沉默了片刻。

一个村想要发展,教育肯定是重中之重。

毕竟越多文化高的人,才会有越多改变村里的法子。

只可惜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若不能先找个挣钱的法子,只怕会一直重复这样的日子。

她想捐点钱给村里,可也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

虽然上边会给老师们开工资,可吃饭住宿这些开销,是村里在负责的,并且是持续性的开销。

她捐得了一时,捐得了一世吗?

发呆了一会,她心底暗暗叹了口气。

什么时候村里的大棚种植才能大范围开展呢?

今年这个年,格外的冷。

姜安安今年不敢出去外边放鞭炮了,但小崽子和小花两个小孩儿倒是放得高兴。

另一边,京城。

陆天明抱着孩子,带着陈小琴敲响了陆家的大门……

第241章 我们家没人有这个遗传病

开门的是陆天明的母亲谢桂琴。

一年没见自己儿子,眼下见着儿子黑了瘦了,谢桂琴心里难受得不行。

但在看见陈小琴和那个孩子的时候,却皱紧了眉头。

要不是因为这个女人,自己儿子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谁来了?!”

后头传来声音。

是团长陆振国。

“天明来了……”

谢桂琴低声应了一句。

听到这话,陆振国的脸一下便拉了下来。

“来这儿干嘛?当初我说了,要和陈小琴那个女人结婚,就一辈子都别回陆家!”

撂下这话,陆振国当即就要关门。

但谢桂琴却将门给抵住了。

“大过年的,天还这么冷,你就忍心让孩子待在外边?他还带着媳妇孩子呢!”

谢桂琴带着哭腔。

闻言,陆振国眉头皱紧。

他对这个儿子和儿媳真是一点都不想再管了。

但是想到那个小孩也才刚出生……

一甩手,进屋去了。

谢桂琴自然知道自己男人是什么意思,当即便赶紧喊二人带着孩子进屋。

家里冷冷清清,原本就只是夫妻二人对付吃口饭,所以没做什么菜。

陆天明看着家里这样子,心里有些不好受。

当年他还没和家里决裂的时候,过年自己妈都是做一大桌子菜的。

“吃点饭吧……”

谢桂琴低声说了句。

但陆天明却摇了摇头。

“妈,我们不饿,我们过来,是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这话一出,陆振国瞪着他。

“爸妈,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不会求过来,但我和小琴的女儿患了先天性耳聋,鹤城那边的医生没办法治,让我们来京城试试看……”

陆天明的话说到这里,却没了声音。

京城这么大,一天光是吃住便要花不知道多少钱,更别说是找医生治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