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李翠芬指了指炕桌。

“我做了饭包,你们吃点不?”

姜安安瞥了眼,眼睛眨巴眨巴。

心动了!

她还从没吃过饭包呢。

李翠芬见自己闺女这样子,三下五除二,便包了个大饭包出来。

“尝尝!”

姜安安张大嘴咬了口,香!

“好吃!”

诚心诚意地应了声。

李翠芬心情美滋滋。

“我盘算着年后在饭馆里边卖点儿这个!”

说话间,又给包了一大一小两个饭包,递给了徐望京父子俩。

俩人都是安静的性子,乖乖地坐在姜安安身旁小口小口地吃着。

“那挺好的!”

姜安安咽下嘴里的,又继续道:“饭包方便,不用等着炒菜,市集那边摆摊的估计会喜欢。”

芬姐饭馆做的就是市集摊主的生意,好吃是关键,方便快捷也很重要。

“成!有你这话我就放心多了,犹豫好些天了呢!”

李翠芬笑着。

很快姜大壮回来了。

见到自己妹妹一家人过来,他眉毛都翘老高。

“安安,望京,你们来了就行,那大棚现在可好了!”

今年靠着大棚种的这些反季蔬菜,他们挣了不少钱呢!

“那就行!”

姜安安应了声。

伺候大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估摸着这段时间也够累的。

“吃点儿饭包,晚点就得吃年夜饭了!”

李翠芬招呼了一声。

姜大壮应下,吃了几口。

今年的年夜饭照旧是丰盛的,标配的锅包肉,还有地锅鸡和地三鲜,主食是白菜猪肉饺子。

还炒了些黄瓜和西葫芦。

这俩都是大棚里边种出来的。

长得不好看的便拿着自家吃,长得好看那些全都卖出去了。

大家伙吃着饭聊着天,徐云铮小朋友在幼儿园认了一些字,这会儿吃完饭便教着自己的小花姐姐认字。

“云铮能上幼儿园真好,早点学认字,今后上学都快一些!”

听完这话,姜大壮挠挠头,“村里是办不起幼儿园了,但是我和黄叔他们商量了,村小是必须得建起来的!”

之前村里的小孩都是去隔壁大石村那边上学。

没办法,四合村穷得叮当响,哪来多余的钱办小学呢。

现在他们的大棚搞起来了,往后要是加入的村民多了,那便有钱办了!

如果可以,不止是村小,村中学也想建一个呢!

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上学,不用跋山涉水跑那么远,多好?

“需要多少钱?”

姜安安问了一句。

小花都五岁多了,马上就要上学了。

“建村小倒是不需要什么钱,最主要的还是招老师的钱,咱们村别说不比鹤城那条件了,就连大石村也比不上,要是想招老师,估计得花多不少钱……”

姜大壮叹了口气。

村里穷就是这样,方方面面比不上别人,人家老师为啥过来这里受苦?

“现在中专不是包分配的嘛,建起来村小,总能分配一些过来咱们村吧?”

姜安安有些好奇。

“黄叔是说不想让老师们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