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她主动愿意离开自然是好事,但温恒怕她回去之后一直惦念这事,所以又向她确认了一遍:“王爷,真的不需要下去看看吗?我们都已经到这了。”
“嗯,我之前没料到此处的尸首居然比城中还要多,看来当时围堵缺口加固河堤时淹死了不少将士和百姓。”萧衍扯着温恒往回走,边说,“事态如此严重,应当是我们刚从京都出发时那连日的暴雨所致,我们和京中居然都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看来这汴州刺史和大哥是打定了主意要隐瞒此事了。”
“王爷怎知京中无人知晓此事?且这如何隐瞒得住?”
“出发那晚我不是曾让伍洋传信回京给司羽吗?就是让司羽与胡高大人联系。”萧衍挑了重要的部分解释给温恒听,“我同他分析了如今朝堂上的形式,外加上我上次公然在朝堂上为他说了话求了情,他又时常往我府上跑,旁人定以为他已决定支持我了。”
“我在信末与他说既是如此,他不如真的帮我,虽然我暂未有何建树,但至少还有颜家相助。想来上次颜丞相在上朝时推举我一事,也让他相信了我的说辞,便回了封信给我。”
温恒一怔,“我们一路行至汴州的路线,都是由安王殿下每日清晨定下的,胡大人如何能传信给王爷?”
“大哥不是一早就告知于我要从越州走水路?他既不想我好过,就定会从越州码头出发。”萧衍眯着眼勾了勾嘴角道,“我让胡大人若是同意,便将信提前送至码头,让传信之人在右手手臂处扎上黑色布巾,在茶棚扮作小厮等我。”
温恒回忆了一下,那日码头的茶棚里好像的确有一个这样的人。
“所以胡大人是答应王爷了?”
萧衍“嗯”了一声,“他说上朝时并未有人提起许、汴两州的情况,想来传出汴州的书信应当全被刺史大人派人阻绝了。”
“若是此事安然解决被他们定为天灾,那汴州的官员与将守至多是被威胁,若是不能……他们怕是一个都不会放过。”
第九十六章
“所以刺史大人才会将汴州城内的官员都撤离至那高山之上吗?”温恒询问道。
萧衍从一个屋顶跃至另一个屋顶,一面往西城门处赶,一边颔首回应道:“嗯,那里应当派了重兵把守,想要出入那里怕是不易。”
“那王爷打算如何寻到长史大人?”
萧衍侧过头瞥了他一眼,“先试着能不能潜入那处,若是不行便用老办法。”
“这样会不会打草惊蛇?”温恒迟疑着问道。
“自然是会的,但过不了两日大哥便会去城西郊外寻他们,到那时再与长史大人商议怕是会有些晚了。”
“王爷是打算明晚便去么?”
“嗯,明日我们先在汴州城附近转转,待天黑之后再溜出军营。”
“是,属下知道了。”
萧衍微微点了点头,不再言语,只专心的继续赶路。
待两人行至城门处时,那些排水的守军们已经不在了,仅搬了不少沙袋堵在城门口,以防城中的水向外流出。而不远处营地的火光也弱了不少,除却还在值守的士兵外,其他人皆已睡下。
萧衍与温恒分开,拿着那包文书,绕开巡视的几队士兵,轻手轻脚地回了自己的帐篷,刚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道清浅温柔的声音:“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