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睹物伤怀,那姐姐送这些帕子出来,就失了本意。”少津劝慰四姐道,“四姐不妨这般想,你过得愈好,外人愈是不敢再看轻伯爵府,等姐姐出宫以后,也能多几分依仗。”

少津又道:“长兄得了解元,伯爵府处处向好,我常常告诉自己,我若也能如长兄一般考得举人功名,伯爵府便又能往前了一步。”

十五岁的少津,脸庞比少淮多了几分青涩,但眼神坚定。

竹姐儿一直都是少津读书进步的动力之一。

英姐儿点点头,仔细收好了那几条帕子。

……

“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凑八音,歌九和,十全无缺羡鸾和。”

十二月初九大婚这一日,申时过半,太阳开始西斜,正大街上锣鼓喧天,陈行辰头戴乌纱身着红色喜服,骑在骏马上,英姿勃发,春风得意。

鸿雁双双飞,此鸟知阴阳,迎亲队伍的最前头是一对鸿雁。

迎亲队伍来到伯爵府大门前,媒婆高呼:“俊郎宝马到门前,荣华富贵过百秋,迎亲”

陈行辰从马鞍上下来,恭恭敬敬来到伯爵府正大门前,作揖,呼道:“陈家三郎受命于父,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今备嘉礼求娶景川伯爵府第四女,恭听成命。”

裴秉元门前大呼:“准。”

随后,陈行辰免不了要被拦亲、考校学问,还要现场赋诗几首,吉时到了,好不容易才能进入裴家大门,到正大堂里向岳丈、岳母行礼敬茶。

闺房内,英姐儿已束好发髻,戴上钗冠,身着大红圆领喜袍霞帔,眉弯如月,双颊绯红,待人迎娶。

“姐姐。”裴少淮撩开垂帘,进屋道。

英姐儿点点头,一旁的徐夫人乐呵呵地替她盖上锦袱,裴少淮这才上前,牵引姐姐进入正大堂,拜别父母。

主婚者高呼:“四拜。”

英姐儿拜完,裴秉元眼眶有些红,林氏则已泣不成声即便女儿就嫁在京都城里,嫁了个极好的人家,姑爷又是个上进、待人和善的,但嫁女时的那份不舍,不会因此而少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