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定了皇后壽宴接待事宜,交予趙嫣過目。

說是過目,也不過是看在皇帝交予太子操辦的份上,告知一聲。

去年叛軍圍城,民心本就不穩,加之前不久「童男少女」失蹤一案牽涉頗廣,朝中認為越是這種時候便越要歌舞昇平、與民同樂才好。

祝壽事小,顯出「國泰民安」的盛況才是最終目的,因此禮部呈上來的摺子可謂是冗長繁瑣至極。

「屆時封地中各位皇親貴胄來京慶賀,少說有近百位王侯世子要接待,按照禮部這規格,光是安置這一項便已超支太多。父皇還聽從那勞什子神光真人的建議,執意於北苑重修摘星觀,為許婉儀肚裡未出生的皇嗣祈福……」

趙嫣坐於榻上,將手中那份足有四尺多長的摺子丟至一旁,頭疼道,「這是要寅吃卯糧,把國庫未來三年的銀子都掏空。」

蛀蟲遍地,祿蠹橫行,將大玄朝啃噬得暗無天日,難怪趙衍鐵了心要做拂燈之蛾。

「聽聞壽康長公主一家子已在歸京的路上,大概再過個一旬就能抵達。」

流螢端了新鮮的冰鎮葡萄過來,為趙嫣搖扇道,「屆時長樂郡主會入宮小住一段時日,皇后娘娘的意思,是希望殿下能多加照拂。」

聞言,趙嫣懨懨扶額,原本蹙起的眉頭又添了兩分愁緒。

長樂郡主霍蓁蓁,壽康長公主與霍鋒霍大將軍的獨女,從小嬌慣任性,兒時為了吸引太子趙衍的注意,沒少和趙嫣吵架。

雖有七年多未見,趙嫣依舊能想起霍蓁蓁氣呼呼挽著金紗袖子,趾高氣昂噘嘴瞪她的囂張勁兒。

母后讓她代為照拂長樂郡主,原因很簡單:其父霍鋒在軍中有些威望,且與裴颯之父晉平侯交好;其母壽康長公主乃是父皇親妹,當年父皇能順利登基為帝,離不開妹夫霍鋒與聞人家上下的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