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3)

零售行业利润不高,因此,为抢占住新的商圈、好的地点,持续盈利,天平超市的“扩张”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可经天平这些年来对“管理”都插手不多,他或许根本没意识到,“天平超市”之所以能得到天量的贷款,选新地点、建新门店,在与其他几家超市的竞争当中取得先机,营业额连连拔高,并非因为“天平”本身,而是因为与泛海集团的关系。

换句话,凭“天平超市”本身的营业额、净利润等等,其实并不足以获得银行这个数字的贷款额。各大银行之所以肯借给“天平”那么多钱,而不担心“天平”还不上,很大程度是考虑到天平超市与泛海集团、与经海平和经鸿的关系。

供应商们也是一样。与其他超市一样,天平超市也会拖延给供应商的各种款项。这些供应商们“相信”天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天平超市与泛海集团的关系。零售行业是典型的高营业额低利润,零售商拖欠欠款也算行业的“潜规则”了,甚至一年半年都还不上。

可经天平完全低估了泛海集团对天平超市的深重影响。

因为扩张,天平超市的负债率其实是相当高的,短期借款七八十亿,应付债券也有几十亿。

经鸿安排助理谈谦通知“天平”各贷款方,泛海集团与天平超市已经没有任何联系,而“天平超市”在各大行其实都是有借款的,超出实际偿还能力,当时那些贷款协议其实也有“泛海集团管理天平”的相关条款,可经天平却没大注意。一时间,几家银行都重新审核了“天平超市”的贷款情况,并且表示天平情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要求“天平超市”立即归还一部分贷款,至于还没放的部分,自然也就不放了,毕竟项目贷款是一笔笔放款的。

同时,各供应商听说了天平超市的情况后,也纷纷来催促打款,所有新货压着不发,其中几家急了,甚至发了律师函、写了起诉状,警告天平说他们就要起诉了。

一旦经天平被列为失信人,对他儿子的影响也会非常大。

“不想要。”周昶说,“对清辉的整体战略没什么实质帮助,清辉不做纯粹的财务投资。而且……我这想要超市的话,完全可以收个更好的,犯不着再搭上几个高管,这年头儿人才稀缺。”

最后有人告诉经天平说:“可以找找清辉的周总。作为泛海的老对手,清辉可能借给你钱,帮助你们周转资金、度过危机。泛海、清辉账上都有大量现金,有这个能力。”

周昶眼里毫无波澜,眸子甚至微冷。

见周昶这样,经天平不自觉地加快了语速,他拿出了一份文件,道:“‘天平超市’运营很好,营业额有将近600亿,是清辉的十分之一。我们希望清辉集团能借天平一点儿款,帮着天平度过危机。”

“哈,”周昶笑了一声,“我已经说了,‘我不相信天平超市独立后的运营能力,也就是还款能力。这钱怕是要打水漂儿。’”

对其中最大的一个供应商,在谈谦的联系之下,经鸿跟对方的老总打了一个音频电话。

不知为何,明明这怒气不是对着自己的,可经天平的心突突直跳。

何况,若危机真愈演愈烈,经天平的“天平”股份也很难再转手出去,甚至说,若欠款被强制执行,账户被强制冻结,“天平”可能最终坍塌,全部股份变成废纸。

经天平也留过学,会一些半生不熟的英文。见周昶这样,经天平追问了句:“借款,或者投资,都行,OK?”

周昶听完了,道:“没什么吸引力啊。我不相信天平超市独立后的运营能力,也就是还款能力。这钱怕是要打水漂儿。清辉已经建设完了清辉自己的前置仓,也不需要天平超市。而且,”周昶淡淡一笑,“你恐怕是落伍了,网上消息也落伍了,这个季度,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