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赵汗青再次去了Saint Games的总部,但还是没能推进这次收购的实质进度。
于是当晚,在取得经鸿的同意后,赵汗青退了酒店房间,拎着行李打了辆车,直奔伦敦国际机场,并且在路上发邮件说,因为尽调无法进行,经过讨论,泛海集团已经决定退出这一次的竞购。
而后,就在赵汗青的车距离伦敦一步之遥的时候,他被Saint Games管理层喊回去了。
Saint Games终于松口,表示欢迎泛海下周一起进驻公司进行尽调,他们已经腾出来了最好的一间会议室。
之后尽调非常顺利,Saint Games的的确确是一家值得收购的公司。商誉很高,团队的能力、顾客粘合力、品牌影响力非常高。泛海集团就只是在完成尽调的程序上耽误了下,因为当时泛海集团法务老总被拎去了参加北京市刑事合规的培训,最后一天的活动是参观看守所。法务老总不能签字,因为在看守所,而且真的被吓着了。
在等待的过程当中,经鸿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看一会儿老论坛上Eternal-Sunshine_Zhou的帖子,权当解压。
透过文字,经鸿仿佛可以看见十几年前的周昶,并与之对话。
看得出来,周昶那时也在学习、在研究,面对新兴的东西时远不若今天游刃有余。
非常偶尔,经鸿会发现周昶的某个帖子提到自己,比如,“这个问题@Swan 的教程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img src="/book/202302/07/13516/p_image/593570_6.png?r=0.8126324382867998">
原来,他与周昶,十几年前,在那次商业大赛前,就认识彼此了。通过互联网。
他们两人,学计算机,做互联网,一辈子与互联网打交道,原来,最早认识彼此的契机,也是互联网。
在传统互联网上讨论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好拗口。
看完最后一个帖子是结束尽调的当天晚上。
从论坛上消失前,周昶发了最后一贴,权当告别,那帖子的最后收尾处是一句著名的诗词:
【移动互联网的大幕已经拉启,满天-朝霞。
我们终会在“互联网”这世界的某处重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十几年后再看到这句话,经鸿轻轻念了出来。
后来移动互联网果然一跃而起,最后掀出滔天大浪。
当然了,创业者的成功者中绝大多数是靠“模仿”,再加上一些本土化。美国某个APP一旦成功,中国创业者们的模仿速度是按“天”计算的。
经鸿甚至翻了翻周昶更早的论文,一边看,一边偶尔微微一笑。
一次是投资错了公司。那家创业公司最后破产,周昶详细总结出了一二三四五六,比如创始团队虽然优秀,全是谷歌出来的人,但公司文化公司福利完完全全复制谷歌,让员工们产生了种“这公司是谷歌分歌”的错觉,缺乏创业公司的不安感和进取心……
一项一项条理分明。
他失败的项目不多,经鸿只看见两三个。
如今的周昶,面对各个互联网的新兴领域眼光毒辣,经鸿突然就有点儿想知道知道,从当初,到现在,中间的那十几年周昶又是如何成长的。
经鸿还发现,对于失败的项目,周昶会将这个项目掰开来、揉碎了,一点一点地分析。
经鸿的手掀开啤酒罐,白色泡沫涌出来。
后来时间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