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委屈巴巴的,然后眼泪就开始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答辩的流程是所有学生上交纸质版的开题报告,然后讲PPT。老师们一般一边听PPT一边查看报告,最后再进行提问,提问结束以后就会根据PPT的汇报,报告,以及对于提问的回答进行打分。那个刘博韦在陈还一前面讲,就算题目非常相似,但是思路还是有所不同,加之有林开给他修改报告和PPT加持,陈还一上场说的时候是十分自信的,规定8分钟以内的汇报时间,他刚好卡在七分半说完,既不拖沓,也详略得当。说完他就等老师提问。等了一会,老师们只是在互相之间交流,没有对他提问。他只当老师们意见还不统一,于是就安安静静站在上面等。结果过了一阵子,一个老师说:“陈同学,你过来看一下你的开题报告。”他走过去,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然后那个老师又拿出了另一本开题报告,“陈同学,你看看,你和刘博韦同学的文献综述部分重合的地方非常多。并不单是引用了相同的文献,这是非常明显的复制粘贴……”
当然,这不是直接把屎盆子扣到陈还一头上。没有刘博韦先答辩,陈还一后答辩,就一定是后者抄袭前者的道理。他们两个学生都需要对此作出解释。
报告能出现在答辩现场,它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它还代表了导师的认可。刘博韦是沈教授的学生,发生这种事,沈教授又在场,他不可能不说话。沈教授调出了那个癌症信息分析的立项报告,“这是三月初已经通过了的项目,从一开始的调研,到后来的立项,刘博韦一直跟进这个项目,这份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在三月初立项之前就已经出来了,对于这部分,刘博韦和我有邮件往来,可以证明。”
然而陈还一也和沈教授有邮件往来,甚至可能比刘博韦更早也更频繁。当时他都已经打开了自己的电脑,登录邮箱,准备要跟沈教授正面互怼一发了。
“抄袭同组答辩的同学的开题报告”陈还一居然笑了一下,“我,还没有蠢成那样。”说这话的时候他没有看任何人。
其实这样的说话方式非常不合适,在场的有些老师已经面露不满。
陈还一从来不是一个怼逼,他五讲四美,善良友好,极少怼人,尤其在这样一个场合。但这一次他真的可以说是出离愤怒了。陈还一最为鄙视两种人,一种蠢人,一种贱人。然而现在这个场面的制造者真的可以说是又蠢又贱。
陈还一运指如飞,搜索所有他和沈教授的邮件往来,非常多。可是他需要举证的是关于那一部分文献综述的邮件。他是有信心的,因为他记得他给了沈教授几十篇关于癌症信息分析的文献,并且对其进行了综述,可是该死的,邮箱里并没有。
他的动作慢慢停下来。四周的视线像刀子一样,渐渐逼近,在等待他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