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等事,说着说着,彼此倒有些心热起来。

虽说宝钗万事安然自处,黛玉又是喜散不喜聚的,可这一二年,诸事繁杂且不提,又有似薛蟠入狱,贾母亡故等使人提心吊胆的事出来,不免缠绵出许多愁绪。如今说其旧日,念及头前青春欢喜的光景,自然也添了些眷眷不舍。

是以,黛玉叹了一声:“可惜咱们这诗社,竟就散了。”

那边宝钗已然道:“你们要有雅兴,赶明儿再聚一社,也没甚不能的。如今年节下的,原也不好起社,转年开春二月里,正好三妹妹他们也除孝了,天气又暖和,正可邀上一社。说不得还能把云儿,岫烟并两位李姑娘请来,岂不妥当?”

“这话很是。”黛玉想着诗社一件,原系探春偶尔动了雅兴,方凑出来的。明岁各人婚嫁,设若能邀上这一社,倒也是善始善终,尽情尽兴,因便点头道:“只恐你们未必能住着许久。”

宝琴笑道:“这却不必愁的,总这三四个月的光景是有的。纵然没有,咱们同在京中,尽情一会也不算什么。”

因此说定了事项。

黛玉又陪着闲坐一回,色色都留意着了,便起身辞去。顺道儿,她便往探春屋里走了一趟,将所见所闻提了两句,又并诗社这一件。

探春闻说,虽也有些感叹宝琴遭际,但见她们有这兴致,也不忍拂去。况且,她本也是个颇有诗情雅兴的人,当即许了事,又道:“这原是我起的头,到时候,自然我下帖子再请你们一回。”

黛玉一笑,因道:“这倒全凭你们争去,横竖我是能沾光的。”

说笑几句,她方辞了去。

探春将她送到外头,自己回转过来,便打叠了精神,着实列了个单子,预备后面与宝钗宝琴两人添补上去,也是尽了主人家的情谊。

翌日,她便将这个说与凤姐。

凤姐道:“这个很是。虽说她们姊妹也是惯熟了的,到底搬出去这一二年的光景,一应起居自然有所不便。咱们虽不好添补些顽器,一应用度却也须添补上。”

两人商议一回,便命丫鬟们打叠了东西,斟酌着数目,又添了几个粗实的婆子人等,一一描补妥当,竟送了过去。

倒是宝琴宝钗她们见着,着实推辞了一回,实在推脱不过,也只收下了一部分,旁的都退了回去:“原有些东西,我们尚未搬进来,方有些欠缺,这几日便搬进来的,原用不着这些。”

凤姐探春两人听说,方才作罢。

宝琴、宝钗两人又打叠起精神,各处稍作走动,也是尽一尽意思后,便自安然住下。

她们旧年便在园中久住过的,一应上下人等,也算熟悉,况且探春、黛玉等人也十分亲厚。因此,不过三五日,倒似旧年一般,起卧行动,针线顽笑,随时而定。

只少了贾母、王夫人做主,探春、宝玉、李纨等又有孝在身,不免稍有不足。幸而如今年节下的,一应的东西也布置起来,方添了些许光彩。

倒是贾赦院中,因贾母的孝方除了,又赶着年节,方添了几分热闹,只还是有限。那边东府,又比这边府里添了几分喜庆,却又更远了些。

因此,宝玉等人看来,一应年节事项,倒是与去岁差不离的。

第361章 春来

只是时光如梭,转眼便已是正月。因贾母的孝已除,虽则李纨几个尚有王夫人的孝未完,贾政也犹有三分念及亡者,并不曾大操大办。可一应外头须得应付的排场,却是不能免的。何况因元春之故,门楣又添了些光彩,攀附的人也络绎不绝,总要待客周全,才是道理。

是以,贾政只嘱咐宝玉等人安守母孝,不许饮宴吃酒做耍,旁的事倒也不能十分拦着,一概照旧而行便罢。幸而有个凤姐,因是叔母、姑母过世,早便除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