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3)

姚三三走路的本事是有的,两只脚不紧不慢地挪动着,很快就出了镇区,走上了一座大石桥。石桥镇之所以叫石桥镇,就是因为这座据说很有历史的老石桥,至于老石桥到底有多老,姚三三不知道,老百姓也没几个说得清。

姚三三走上石桥,一时来了兴致,就在桥上停住歇歇脚。她刚在桥头石墩上坐下,就看见鲍金东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这一暑假,姚三三跟鲍金东一块收泥鳅,往埝城送泥鳅,已经很熟悉了。鲍金东看见她,很自然就下车跟她说话。

“三三,你分在哪个班?”

“四班。老师姓韩。”姚三三说,“金东哥,初中的功课好学吗?我听同学拉呱,说要学英语、物理什么的,很难,女生学更难。”

“瞎说,我们班第一名就是个女生,英语呱呱叫。我跟你说,女生嘴巴比男生巧,学英语肯定比男生好。物理要到初二才学,也不难。”鲍金东说着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我成绩不好,就没过用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听说还要上晚自习。”

“晚自习是住校生上的,不住校,就可以不上。我反正没上过。”

“你晌午也走家吃饭?”

“夏天走家,到冬天,中午放学时间短,我都是带饭吃,弄两个煎饼,卷点咸菜什么的。我们班主任是个女的,讲究特别多,不许学生在教室里吃葱,要不,卷棵葱就行了。”

鲍金东跟姚三三随口说了些初中里的事情,老师比小学里严格,要月考,还有可以入团之类的。没多会子又有两辆自行车过来,车上也是土沟村上初中的半大孩子,嘻嘻哈哈地招呼他们一块走。

鲍金东拍拍自行车座,说:“走吧,坐这晒太阳,你还嫌一夏天没晒黑?我带着你。”

当地农村管坐自行车后座叫“坐二车”,姚三三就顺便搭了鲍金东的二车回了家,一路上免不了还是商量他们收泥鳅的“大事情”。

开了学,他们自己没时间收不说,小孩子们也没时间逮了。当然村里也有不上学的小孩,偶尔也会有大人凑巧逮,这个姚三三也想到了,她倒可以叫大姐在家里收,就是估计收的少了。星期天兴许能多收点儿。

“我今天就跟班里的同学讲了,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在家里收,肯定有人逮,多少能收点。”鲍金东说,“我两个弟弟帮不了我,他们也要上学。”

姚三三在经过自家的巷子口时跳下自行车,挥挥手对鲍金东说:“金东哥,谢谢你啦!”

“谢什么,你要是没车子骑,明天早上我来捎着你。”

姚三三回到家里,小四正在开开心心地翻看新书,她今天报名上一年级了,老师发了语文数学两本书,小四当然没有过早教啥的,连幼儿园都没上过,只能翻着书看书上的图画,一见姚三三回来,就跑过来问她:

“三姐三姐,这个字怎么念?”

姚三三一看,就坐下来跟她说:“这个不是字,是拼音,念‘阿’。你看这画的人,张大嘴巴aaa。”

“噢,这个字就是a,原先我听小宝整天念aoe。”

姚小改从外头进来,放下一个篮子,篮子里是她刚从菜园摘的扁豆、辣椒,她进来扫了两个妹妹一眼,没说话,坐那儿剥扁豆的筋。

姚三三知道她心里的遗憾,灵机一动,就说:“二姐,你想不想识字?”

“不想。我十五了,难不成还去跟小四上一年级?”

“不去上学也行啊。”姚三三说,“小四白天学了什么,晚上回来我教你学什么,正好还给小四复习。这样你就能认一些常用的字,认真学两年,你也能看懂书上的文章了。”

姚小改愣了一下,说:“我不学,我都这么大了,学它又能怎么样?”

“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