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楚皇,与齐国刚刚登基的新君所面临的情况一样。
边关武将权重,随时都有可能调转方向,取天子而代之,又或者是拥立新君。
随着齐国大司马侯毅的反叛,也让皇帝的疑心与恐惧越来越重,回京的打算便往后拖延了半月,在此期间,皇帝特意派遣心腹前往西北与西境嘉奖了两位戍边的边将,以此拉拢。
“陛下,东境奏报。”
蜀中的二月已是鸟语花香,皇帝的行宫别苑圈养着许多不同颜色的鸟。
一只花色尖嘴的鸟从笼中飞出,落到了皇帝的手背上,鸟笼并未上锁,但笼中的鸟却因为羽翼被剪而无法飞出。
“东境不是已经尘埃落定了吗?”皇帝回过头,心里充满了疑惑,但也同时怀着隐忧,他害怕听到那个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王桢还有什么事?”
“是萧怀玉的奏报。”贾舟将奏报奉上。
皇帝便将手中的鸟扔开,从贾舟手中接过竹简,这还是皇帝第一次收到萧怀玉的上疏。
虽也在重臣之列,但几乎每次升迁都会伴随着战争,皇帝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字,连辨认都有些费劲。
但好在能够看得出来,只见他的神色越来越凝重,“他想要…灭齐吗。”
贾舟听后,满眼震惊,“灭齐?”
这个连先帝最强盛时都未能做到的功业,萧怀玉竟然在楚国陷入危机时提出。
“后生小辈,当真是狂妄的很,不过是赢了几场战争而已。”皇帝看着,冷下了脸色。
但随着他将萧怀玉所陈述的原因逐一看完,便又改变了想法。
“这真的是萧怀玉送来的?”他抬头看着贾舟。
“是。”贾舟自然不敢欺君。
皇帝看着这字,便也不再怀疑什么,“这可不像是一个农家出身的人可以分析出来的。”
萧怀玉向皇帝分析了齐国的局势,以及攻打齐国的胜算,与灭齐的契机,同时也抓住了帝王想要建功立业的野心,即便懦弱如楚皇,也仍旧想要有一番建树。
萧怀玉太过了解皇帝了,作为楚国的将领,齐国之乱的机会她不愿错过,想要顺利出兵,就离不开朝廷的全力支持。
皇帝虽在蜀中,但依旧是楚国的实际掌权者,就连彭城王都在他的监视下。
“倘若他真的能够灭齐…”皇帝再次看向贾舟。
“那陛下便是楚国中兴之主。”贾舟顺势回道,“楚国在陛下手中,远胜先帝之成就,若能一统,结束乱世,便开千古。”
皇帝睁着双眼,心思已然被贾舟说动,“千古…”
“陛下,还有一个消息。”贾舟再次抬起头,将一个刚刚接到的消息密报给了皇帝。
“燕君慕容恒因伤势过重,久治不愈,如今已不能理政,怕是时日无多了。”
燕君慕容恒病危,齐国发生内乱,这对于楚国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好啊。”野心已经将他的疑心所覆盖,这足够令世人膜拜与称颂的功绩太过于诱人,“这一定是先祖在庇佑楚国,上天感知。”
天下一统,四海归一,作为帝王,这样的功绩,足可登泰山之巅,向上天宣告,又有哪个君王不为之心动呢。
“朕倒要看看,百年齐国,被颠覆之时,将会是什么样的。”皇帝将竹简塞回贾舟手中,“去传大九卿,想办法凑粮草,东征之事,朕允了。”
“喏。”
※ ※ ※ ※ ※ ---
楚太康六年三月暮春,左卫将军萧怀玉,因收复之功,拜为大将军,封爵武安侯。
此战,萧怀玉成为了楚国历代最为年轻的大将与封侯,继薛氏之后,楚国军中,立起了一面新的旗帜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