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1 / 2)

侯毅因此大怒,并开始严惩叛逃者,致使军中人心惶惶。

逃走的士兵,被巡卫抓回,并被捆绑着跪在了军营的将台上,侯毅叫来了全营的将士观看。

一声令下,只见十几颗人头同时落地,恐惧的哭喊戛然而止。

“这就是当逃兵的下场。”侯毅向将士说道,“我说过,只要取得胜利,我侯毅给你们的奖赏,一定会比朝廷多,而你们也将作为我的肱骨。”

“将军,我们是齐国的士兵,是齐人,我们为什么要攻打自己的国家与族人呢?”

听从号角冲锋的士卒们,在一阵阵齐国的歌声中醒来,在临沂公主派人煽动下,那看不见的荣华富贵,已经无法蛊惑他们。

此时的侯毅万分懊悔自己当初没有阻止临沂公主回到建康,也十分后悔自己听从了临沂公主的话,没有提前推翻宋珙。

士兵的疑问还没有说完,只见侯毅拿起弓箭,一声箭响,那士卒应声倒地。

他看着自己忠心追随的大将军,那个齐国军中名声最为显赫的侯家,瞪着不甘的双眼,“为…什么。”

侯毅的脸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造反的人是耒阳王宋珙,他谋害先帝,篡权夺位,本帅今日此行,是为齐国除害,敢动摇军心者,杀无赦!”

西楚太康六年二月中旬,为防止军中哗变,侯毅未敢再做停留,下令发兵,于淮南定陵与朝廷的兵马交战,败于定陵河畔,而齐国的临沂长公主,因此一役,再为天下知。

第298章 狼烟四起

就在齐国朝廷军队,在西南与叛军交战时,宋珙迅速处理完先帝的丧事,于齐国建康宫登基称帝,并改元成德,以此来稳固齐国朝廷当下的局面。

登基仪式过后,齐国天位已定,但宋珙的心,却始终难安。

齐国·建康宫

“报,定陵捷报。”

侯毅谋反,齐国新君宋珙如坐针毡,由于建康离叛军所在之地不过数百里之遥,宋珙登基后便想迁都北上,为其拥立他登基的心腹大臣所阻。

“朝廷的人马是临时组建,但是侯毅手中的却是齐国精锐,即便有长公主,朕这心里,也难以安稳。”宋珙与心腹大臣说着自己的担忧,似乎从心底并不相信临沂公主能够胜过大司马侯毅。

“长公主善谋,又与侯毅是挚友,知根知底,由长公主出面,平乱应该不成问题。”老臣宽慰道。

宋珙毕竟年轻,很多陈年往事都不知道,而这些老臣几乎见证了临沂公主的成长,为其幼时的聪慧所惊,若为皇子,其才其德,都是齐国大位继任者的不二人选。

齐国建国之初,曾有过内宫干政之乱,平定之后,历代君王都遵守着,内廷不得涉政的祖制,而先帝却为临沂公主打破了这个规矩,为避嫌,还将其送入道观中,以问道为由,让其参与齐国的朝政,可见临沂公主之才,就连先帝也是极为认可的。

“长公主毕竟是女子,又不曾领过兵,”宋珙挑眉道,“而她敌对的,是曾经的大司马侯毅。”

他从内廷将临沂公主放出,并哀求出手,并不是因为认可临沂公主能力,而是他知临沂他与侯毅有旧情,直到定陵的谈判失败,宋珙才惊醒过来,并有了迁都的想法。

“良将易得,谋臣难求,长公主之才,绝不亚于太宗朝的无双国士,陛下不妨耐心等候。”

宋珙刚要开口,前线的捷报便传回了建康。

“启禀陛下,定陵捷报。”

“反贼侯毅兵败南逃。”

宋珙从龙椅上惊坐起,“什么?”

“定陵一战,我军大获全胜,延平侯也安然无恙。”

宋珙听后,竟激动的落了泪,困扰他多日的担忧,今日终于可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