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1 / 2)

竟陵王府

至廷尉将案件呈入宫中,竟陵王李宣才得已离宫,此时案子已经定下,最终结果,便是看皇帝的决断。

李宣回到府中,对于袁氏案结案的速度也是不由的一惊,“这才不过十二时辰,看来此案,她是早有准备。”

“大王,除了顾氏带来的人证之外,巴陵侯之孙的贴身心腹萧福也在之后全部招供,正是因为萧福的招供,才使得廷尉能够彻底结案。”宦官从旁说道。

“萧福?”李宣回过头,“他这般快招供,应该是背后有人提醒了。”

李宣走到庭院的槐树下,“想来是我那位即将迎入府的王妃。”

“萧明赫可是萧娘子的亲侄儿,而且是萧将军的独子,娘子这样大义灭亲就不怕兄长怪罪吗。”宦官不解道。

“她这是在保全萧家。”李宣道,“巴陵侯府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人而不顾全族。”

“可是大王为了萧家做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功亏一篑…”宦官又道。

“为了萧家?”李宣笑了笑,“萧明赫的死活,吾根本就不在意,这场命案,他们露出的破绽太多,铁证如山,谁也救不了他。”

“只要陛下对那位新贵有了芥蒂,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就不算太糟糕。”李宣又道,“陛下想要打压巴陵侯是不假,但也只是打压,而不是赶尽杀绝,否则其他势力,陛下就无法制衡,巴陵侯是个聪慧的人,他应该知道怎么选择。”

※ ※ ※ ※ ※ ※ ※ ※

太康四年冬,楚国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大雪下了整整一夜,雪满京都。

一大清早,便有城防营的官兵清扫皇城前御道的积雪,宵禁结束后,来往的车辆与马匹将街道中间的雪碾压成了雪水。

消融的冰水顺着地面的凹槽缓缓流入楚水,穿过京都的楚水,终年不冻。

船夫们一边摇浆,一边唱着民歌,他们用这样的方法来抵御冬日的严寒,将清早最新鲜的鱼获送往集市贩卖。

廷尉结案后,皇帝却迟迟没有做出决断,对于凶手的审判,刘汴向来都是以律法为先,并且是重判。

在刘汴的处决当中,萧明赫被处以极刑,而其余从犯也都相应的做出了重罚。

但皇帝却迟迟没有审批,并将案子压了下去,似在等什么。

京城门开启后,一匹从北方来的快马,飞奔入了城,并向皇宫疾驰而去。

这是来自北方边境军营的一封直阙天子的上疏,然而此时的皇帝,还沉浸在内宫妃嫔的温柔乡中。

一道钟声,打碎了皇帝的清梦,宦官们入内将灯烛点亮。

妃嫔早早的起身,跪侯在床榻旁,皇帝扶着脑袋从踏上坐起,“几时了?”

“回陛下,已经卯时三刻了。”宦官看着水漏上的刻尺回道。

此时的天色仍是一片昏暗,殿外的积雪已没过脚踝,狂风在窗前呼啸,好似要将人吞噬。

皇帝疲倦的从榻上起身,一群宫人簇拥而上替其更衣洗漱。

“北边…”皇帝低沉着声音,“还没有消息吗?”

“今日一早,角楼来报,有一匹从北边来的快马进入京畿,应该就是军营中的。”宦官回道。

皇帝刚更好衣从屏风内走出,北边的信就已经传回了宫中。

“陛下,北边来的上疏,是巴陵侯所呈。”贾舟将一份用布包裹的竹简呈至御前。

皇帝不慌不忙的拿起茶盏,喝了一口茶,随后又吐出。

待洗漱过后,皇帝才将奏疏打开,里面的内容,与皇帝所猜想的大差不差,是巴陵侯萧世隆的请罪书,并请求皇帝严惩自己犯下死罪的孙子,以及降职回京。

“朕如果记得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