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唯独一点不好,就是旅店实在难找。不知为何,前桥等人连着走了三家旅馆,都说满员满房,要么就开出一个令前桥都震惊的天价。

不仅大店这样,规模小的店铺也如此,施克戎打听缘由,才知道她们正赶上一波“入都旺季”各地秀女正云集敏都,等待遴选之日到来,投宿者甚多,纵然房源被炒高了好几倍,仍旧一房难求。

若找不到旅店,人生地不熟的她们只有露宿街头的份,事实上已经有人在这样做了。她们这一路上看到四五个街边搭起的临时棚子,装饰从简,只有住着的姑娘打扮得光鲜亮丽。

听施克戎介绍,这是没落贵族或低级官吏家的女儿,只等花开折向贵人手,以此光耀门楣。

而更有趣的是,这些姑娘不像前桥想象中那样把自己藏进棚子,而是坐在门口,有意无意地展露美丽。

有些装扮华美的女人路过,会停下来问上几句,有的聊得投缘,就着人帮其收拾行李家当,引来马车相接。

“她要把这姑娘带到哪去?别是要拐卖了吧!”

前桥看不懂她们的行为,施克戎解释道:“那些打扮华丽的女人出身富商之家,虽有积蓄,地位却不高,借着选秀机会,寻觅有潜力入宫为妃的女子,结为义姊妹,不仅敞开宅院供其留宿,还会出资采购首饰华服,为她精心打扮,只盼其一朝中选,自己也变成皇妃的‘娘家人’了。”

这不就是兴国版“奇货可居”吗?只是这关系中藏着双赢的互惠,和一方算计另一方还是不同的。

“这种‘义姊妹’只要缔结,是终生有效的,她们真的会把彼此当做血浓于水的亲人。相传兴国陈贵妃就曾是没落贵族,选秀之时连车马都没钱雇,是一步一步走到敏都的。幸而被一位富商夫人看中,倾力助她中选,后擢为贵妃,不仅母家跟着增光,连同那位富商也凭此谋了个位同三品的闲职。”

看来女子间的互助同情,在兴国也不缺席,只是实现的方式不同。帮助对方嫁入豪门虽不够先进,却也是当下环境中最简单直接的改变命运的途径了。

眼看着另一个女子也被满头珠翠的贵妇选中带走,前桥收敛了替别人担忧的闲情逸致,皱眉道:“所以我们要住哪里呢?”

“再找一找,总会有价格不那么离谱的旅馆吧。”

其实她们早该想见,若还有这样的旅馆,此地就不是信奉“无利不起早”的兴国了。在敏都周边不起眼的小店都宣称满员后,前桥决定放弃。

“看吧,这就是兴国的待客之道,让我第一日来此就露宿街头。”

她已经接受命运,可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张策突然支支吾吾道:“我……我或许能找到住的地方。”

前桥好像才想起他也是个兴国人似的,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迟疑道:“你是敏都人?”

“不不不,我第一次来敏都。可宗游哥对我说过,他在敏都求学时结识过一位寡妇,那人对他很是照顾,说我若是有机会去敏都,要帮他带个好。我或许可以找到那户人家求宿。”

前桥眨眨眼。能借上张宗游的光,这实在是意外收获,对张策点头道:“你还记得地址不?”

张策记得,可他也是第一次来敏都,带着大家走了不少冤枉路后,终于打听到了具体的街巷。

那是毫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最深的一户,门口的杂草长了好高都没人修剪,看上去不像有人居住。然而张策敲门后,真有一个老太太出来应答。她听罢张策的话,又将前桥等人看了一遍,友善地邀请她们进去。

前桥用生疏的兴语说了感谢,老太太笑道:“既是宗游的朋友,不必客气。这里许久不曾如此热闹了,有你们在,我也不孤独。”

前桥只能勉强听懂一些字词,却能感受到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