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立帷一楞,随即笑了。
也是,这可是韦荞,油盐不进的一个人,谁都撼动不了她冷淡待人的底色。
论了解韦荞,许立帷是第一人。正如他所想,不过是大学生活的小插曲,韦荞根本不以为意。
过不去的,是岑璋。
又一个周二,韦荞再次走进教室上课,脚步不由一顿
岑璋,正坐在第二排左起第三的位置。正前方,正是韦荞习惯坐的座位。韦荞腹诽:什么风,将每次上课都坐最后一排的公子哥吹到了努力向上求进步的前排座位?
似有心电感应,岑璋望向她。四目相对,他忽地一笑。
韦荞从他的笑容里闻出几分挑衅的味道。
是挑衅就好,她从不惧。
她走过去,坐下。拿起课本和笔,进行课前温书。
一支笔忽然从她肩头掉落,停在她左脚边。
她被打扰,下意识回头。
就这样和岑璋险险触碰。
韦荞:“……”
他正倾身向前,等着她。一脸无辜,同她搭讪:“钢笔掉了,能帮我捡一下吗?”
正当理由,韦荞说不出拒绝。
她弯腰捡起,递给他。
“谢谢。”
“不客气。”
他接过钢笔,手指碰到她指尖。很坏心地,停留一秒。韦荞一怔,下意识松手。她转瞬回身,没来由紧张,拿起矿泉水喝一口。
岑璋的视线落在她喉间,清晰看见她喉咙轻微的跳动。
青涩、单纯,美好得无可救药。
岑璋收不回视线。
学期结束,韦荞高分通过,岑璋屈居第二。刘光远带过无数学生,练就一双有毒眼睛。最后一堂课结束,刘教授笑着打趣:“将来,如果道森度假区和今盏国际银行拥有持续良性的合作,是否也该记我一份功?”
韦荞借低头写字的动作将问题回避过去。
她没有看见,身后,岑璋的视线再未从她身上抽离。
第5章 河虾汤面5
学期末,“学生市集”如约而至。
作为上东国立大学的文化符号,一年一度的学生市集备受欢迎。校方开明,引入市场经济与适度管理原则,鼓励学生成为市场主客体,在大学这一纯净之地提前感受自由竞争市场的魅力。
这学期,韦荞也申请参加。
“55”,这是她的摊位号。许立帷一见这摊位号,就说数字吉利。六六大顺,是招财神的好数字。韦荞不置可否,叮嘱他手脚麻利点。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许立帷占了俩。他主修材料科学与工程,辅修生物工程,本来泡在实验室沉浸式做实验,被韦荞叫来打下手,他一心记挂实验数据,下手打得心不在焉。被韦荞提醒几次,才热情营业招揽生意。
“想要明年不挂科,就来六十六号买一个”
朗朗上口的吆喝,许立帷信手拈来。
韦荞特别喜欢许立帷的松弛感。许立帷为人随性,似乎干什么都可以,在实验室做实验可以整日不说话,做起生意来又立刻换一副热情脸孔。两人三岁相识,真正的青梅竹马。
周围很快围了一圈学生。
韦荞今日卖的,是本学期的主课笔记。尤其以《石油经济与地缘政治》这门课为主,韦荞重点推销,一时间吸粉无数。许立帷和韦荞一个吆喝、一个收钱,一晚收获不菲。
人群里,一只骨节分明的右手伸过来,拿起一叠笔记。
他翻开看,字迹清秀,逻辑完整,当真算得上优秀。
他这才明白,韦荞为何总坐第一排,为何会那样说。
听说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