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3)

结果待他细细看下去,却发现这折子满篇都在揭发废太子的罪行。

在折子的末尾,胤褆大笔一挥,激动地写到:“皇阿玛,废太子胤礽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儿臣以为该处以死罪,以儆效尤!”

第72章 康熙看完这封折子的时候,拿着折子的那只手都在颤抖。虽说他平日里……

康熙看完这封折子的时候, 拿着折子的那只手都在颤抖。虽说他平日里对几个年长儿子们在前朝的争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他没想到大儿子竟然私下里对他太子二弟恨到这个地步,竟然恨不得送胤礽去死!

他原本对自己的儿子们充满了自信, 认为汉人皇室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悲剧断不会发生在自己家里,可直到此刻,他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从围场回来后,他可是专门命老大和老四一同看管废太子的啊, 现在知道了老大的心思,他顿时觉得自己后背出了一层冷汗。

“来人,传朕旨意, 去废太子的拘禁处派人仔细询问一番, 务必要把直郡王这几日对废太子的所作所为如实道来,不可错漏一处。”康熙沉吟片刻,又不忘补充道:“连同四贝勒近日的动向一并报来, 有关废太子的日常, 更要仔细留意。”

宫人垂首应是,不一会儿, 负责照看废太子起居的宫人便被带来了, 见坐在上首的康熙面色阴沉,宫人们俯首跪下,提心吊胆摸不清皇上此时的心情。

“朕问你们,直郡王和四贝勒近些时日在废太子处看守,是如何行状?”

天子问话, 即便一句话不见喜怒,其中威压也让人心头发颤。

那负责在废太子跟前伺候的宫人回忆了片刻, 忙倒豆子一番对康熙禀明:“回皇上,直郡王和四贝勒在废太子处分日子值守, 二人并不会一起出现。只不过......只不过两位爷对废太子的态度却大不相同。”

康熙抬眼朝着那宫人看去,眼神犀利又清明:“那你倒是说说,二人的态度有何不同?”

眼下朝中的太子之位分明是要在直郡王和八贝勒中间角逐,这宫人虽身份低微,却也知道如今讨好直郡王是没错的,如今废太子失势被皇上厌恶,夸直郡王值守尽心,说不定日后直郡王坐上那个位子,也会记住他一个小宫人出的力。

想到此处,那宫人将头跪的更低了些,藏起了脸上的表情,壮着胆子回禀道:“回皇上,以小人每日所见,直郡王值守谨听皇上吩咐,时常痛骂废太子先前的作为,还时不时要把废太子喊起来审问一番其罪行,四贝勒就不同了,四贝勒看着对废太子颇有怜惜宽恕之情,还带着十三爷背着人给废太子送过饭。”

这么一对比,哪个儿子遵守旨意哪个儿子阳奉阴违不就一目了然了?那宫人暗自为自己的话术感到自得,垂着头等待皇上的反应。

谁料康熙听完后沉默了好一会儿,直到整个大殿针落可闻,那宫人屏住跟着屏住呼吸,恍惚意识到皇上的反应在自己意料之外。

只听坐在高堂之上的万岁爷冷笑了一声,讽刺道:“好啊,好一个谨遵旨意,来人,即刻把直郡王连同四贝勒给我喊来,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遵守我这个皇阿玛的话,又是谁,把我平日里的教导当做耳旁风。”

康熙的眼线遍布京城各处,在等待两个儿子来的过程中,已经有专门负责收集情报的太监为他禀告了两位皇子近几日的动态。

“回皇上,直郡王这几日热衷于同勋贵大臣们走动,不是在府上设宴,就是要出门去别处赴宴,此外,直郡王对于废太子定罪一事也十分积极,已经同宗人府的大人们新搜罗了许多废太子此前行事荒唐的证据。至于四贝勒,他......”

说到此处,那负责传话的太监顿了一瞬,面有难色不知该说